[实用新型]一种低漏热低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9955.5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祺;黑颖顿;杨明昆;周兴梅;王科;马仪;马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F17C13/08;F17C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漏热 低温 容器 | ||
1.一种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地面支撑(1)、容器器身(2)和封盖(3);
所述容器器身(2)包括底面为椭球壳体的圆柱内筒(21)和底面为椭球壳体的圆柱外筒(22),圆柱内筒(21)设置于圆柱外筒(22)内部底面,圆柱内筒(21)的筒壁上部向外弯折成飞边(23);圆柱内筒(21)通过飞边(23)与圆柱外筒(22)的筒壁粘结成双层真空腔密封空间;
所述封盖(3)包括位于封盖底部的下盆体(31)和位于封盖顶部的上盆体(32),所述下盆体(31)和上盆体(32)盆口均朝上平行布置,所述上盆体(32)上端设置有上口法兰(35);所述下盆体(31)与上盆体(32)粘接成双层真空腔密封空间;
所述容器器身(2)设置于盆体地面支撑(1)内部底面,所述封盖(3)通过上口法兰(35)与容器器身(2)接触,设置于圆柱内筒(21)内部,所述圆柱内筒(21)内部底面置有支撑平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地面支撑(1)底面为椭球形,所述盆体地面支撑(1)采用绝缘的非金属材料制作成“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上端开口为支撑上口(11),“U形”结构的底面为支撑下口(12),所述支撑上口(11)的内径大于所述支撑下口(12)的内径,“U”形结构的两个侧边上部均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法兰(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内筒(21)和所述圆柱外筒(22)采用绝缘的非金属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边(23)的角度介于水平和垂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盆体(31)和所述上盆体(32)采用绝缘的非金属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内设有相互平行的多层防辐射屏(33),所述防辐射屏(33)包括非金属网(36)和设置于所述非金属网上多个金属镀膜箔片(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网(36)为圆形,所述多个金属镀膜箔片(37)为扇形,所述多个金属镀膜箔片(37)围绕所述非金属网(36)的中心均匀分布,同一层防辐射屏(33)内的多个金属镀膜箔片(37)之间相互绝缘,不同层防辐射屏(33)内的金属镀膜箔片通过所述非金属网(36)间隔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防辐射屏(33)通过三个低导热绝缘杆(34)支撑,所述三个低导热绝缘杆(34)围绕所述防辐射屏(33)中心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盆体(31)和所述上盆体(32)除上口法兰(35)以外的部分均位于圆柱内筒(21)内部,所述上口法兰(35)底部与所述飞边(23)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漏热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4)为半椭球壳形,采用绝缘的非金属材料制作,为空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99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创式通气支气管镜检查观测器引导件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氧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