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7495.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发;方继;戴东泽;李荣浩;丁仕洪;曹晗;邢文彬;赵同保;张连兵;吴孝万;徐佳良;刘欢;付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101/30;E01D101/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度 下弦 变桁高钢桁梁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包括有采用铝合金材质支撑的主桁架,主桁架的上方架设有钢桁架横梁,主桁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分别固定在连接座上,且悬挂于检查车轨道上,其两端的连接座一端为固定连接座,一端为活动连接座,两套行走驱动机构相互独立,行走驱动机构上方架设有辅助行走的调平装置,主桁架中部的检查车操作平台内架设有可移动的升降平台。本实用型结构设计合理,为保证检查车操作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在检查车上设置调平机构,通过调平螺杆调整车身水平,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工作,在检查车操作平台内增设一台移动式升降平台,整车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
背景技术:
钢桁梁下弦检查车在大坡度下弦变桁高位置停车检查时,其检查车操作平台难以保持水平状态,从而造成了运行不平稳,同时现有的检查车操作平台距桥梁节点高度不一,操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工作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工作,在检查车操作平台内增设一台移动式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包括有采用铝合金材质支撑的主桁架,所述主桁架的上方架设有钢桁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行走驱动机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分别固定在连接座上,且悬挂于检查车轨道上,其两端的连接座一端为固定连接座,一端为活动连接座,两套行走驱动机构相互独立,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上方架设有辅助行走的调平装置,所述主桁架中部的检查车操作平台内架设有可移动的升降平台。
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采用锂电池组,电池组放置在设备箱体内,采用螺栓固定于检查车车体内。
所述的调平装置为螺杆结构,通过调整螺杆从而整车身水平。
所述的升降平台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与检查车操作平台上导轨导向配合的导向轮,所述底座上架设有伸缩升降结构,所述伸缩升降结构的上方架设有带有围栏的支撑台。
所述伸缩升降结构由多层交叉铰接的连接杆组成,且中部设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连接于上端的连接杆下端部,另一端连接于下端的连接杆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型结构设计合理,为保证检查车操作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在检查车上设置调平机构,通过调平螺杆调整车身水平,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工作,在检查车操作平台内增设一台移动式升降平台,整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大坡度下弦变桁高钢桁梁检查车,包括有采用铝合金材质支撑的主桁架1,所述主桁架1的上方架设有钢桁架横梁2,主桁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行走驱动机构3,所述行走驱动机构3分别固定在连接座4上,且悬挂于检查车轨道上,其两端的连接座一端为固定连接座,一端为活动连接座,两套行走驱动机构3相互独立,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3上方架设有辅助行走的调平装置5,所述主桁架1中部的检查车操作平台内架设有可移动的升降平台6。
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1的动力源采用锂电池组,电池组放置在设备箱体内,采用螺栓固定于检查车车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7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卡紧机构
- 下一篇:紧急呼救装置以及求救信号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