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4899.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庄忆芳;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2/71;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林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电路板及一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开设有至少一缺口;第二电路板包括对应缺口配置的一舌片部、设置于舌片部两相对应表面的数个导接部及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的数个导电部;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可有效降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高度,以适用于趋于轻薄的电子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符合USB Type-C接口规范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最新开发出来的USB Type-C连接器,具有接口尺寸最小、传输速度最快、能正插和反插且向下兼容、适用性高等优点,因此USB Type-C连接器已逐渐被现今各式3C电子产品所采用。此外,以大屏幕的智能型手机而言,在应用上述USB Type-C连接器时,不但会增加整体高度/体积,也无法真正实现在现有的手机大小不改变的情况下,设计出具有更大的屏幕。因此,如何在现有大屏幕手机的机构设计下,达到应用USB Type-C连接器并实现更大屏幕或结构紧凑的功效,乃为本实用新型所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高度,以适用于趋于轻薄的电子装置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电路板及一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开设有至少一缺口。第二电路板包括对应缺口配置的一舌片部、设置于舌片部两相对应表面的数个导接部及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的数个导电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为符合USB Type-C接口规范的电路板,即舌片部及各导接部皆符合USB Type-C接口规范,且舌片部的宽度小于缺口的宽度,以便与对接连接器插接。
当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时,第二电路板的各导电部为一导电端子,且例如以DIP或SMT的方式与第一电路板贴接。然而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各导电部也可为一导电垫,且以SMT的方式与第一电路板贴接,如此降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间的高度,进而达到紧凑机构设计或空出更多机构设计(ME)的空间。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含套接舌片部的一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符合USB Type-C接口规范且具有一壳本体、设置于壳本体的至少一弹片、相邻弹片设置的一定位凸部及分别设置于壳本体两侧的一定位片。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其中弹片的至少一部分及定位凸部是朝舌片部方向凸设,且各定位片穿入或平贴的焊接于各定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通过金属壳体的各定位片,能够有效降低舌片部在第一电路板的缺口中晃动或震动的程度,以提升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又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组合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另一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未经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4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