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8958.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彬;徐文泉;张平平;黄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3/68;B60T7/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控制动系统 高压蓄能器 电机 解耦 油壶 减压阀 踏板感觉模拟器 踏板行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出液单向阀 压力传感器 安全性能 电机驱动 功率要求 制动主缸 泵系统 泵增压 常闭阀 隔断阀 增压阀 构型 主缸 响应 | ||
1.一种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油壶(01)、油壶出液单向阀(02、03)、制动主缸(04)、踏板感觉模拟器PFS(06)、隔断阀(07、08)、线性常闭阀(11)、高压蓄能器压力传感器(12)、高压蓄能器(13)、电机-泵增压系统(14)、管路增压阀(15、16、17、18)、管路减压阀(19、20、21、22)、踏板行程传感器(23)及ECU(31),所述的ECU(31)用于控制电磁阀及电机工作、获取压力传感器及行程传感器信号以及与整车其他传感器、电控模块交互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动主缸(04)与油壶(01)之间的两个管路上各设有一个单向阀(02、03),所述的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是从油壶(01)至制动主缸(04);
所述的踏板感觉模拟器PFS(06)与制动主缸(04)腔室之一连接;所述的踏板感觉模拟器PFS(06)与制动主缸(04)腔室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踏板感控制阀(05);
所述的管路增压阀(15、16、17、18)两端,其中一端分别连接整车上的制动器(24、25、26、27);另一端两两连接后,然后再分别连接隔断阀(07、08);
所述的管路减压阀(19、20、21、22)分别与各管路增压阀(15、16、17、18)连接,且各减压阀的出油口均连通至油壶(01);
所述的隔断阀(07、08)分别与制动主缸(04)的两个腔室连接;
所述的电机-泵增压系统(14)的吸油口与油壶(01)连接,其出油口与所述的高压蓄能器(13)及线性常闭阀(11)连接;
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连接到制动主缸(04)的两腔室出油的回路上,分别与两隔断阀(07、08)连接,也与管路增压阀(15、16)组成的回路和管路增压阀(17、18)组成的回路相连;
所述的ECU(31)与各电磁阀、各压力传感器、踏板行程传感器、液压泵的电机控制电路、整车各控制模块及网络信号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制动主缸(04)的两个腔室出油口连接的其中一个管路上,设置回路单向阀(09),该回路单向阀(09)的导通方向是从线性常闭阀(11)至制动主缸(04)的出油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路单向阀(09)设置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隔断阀(07、08)之间的管路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和回路单向阀(09)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回路压力传感器(1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压蓄能器(13)、电机-泵增压系统(14)及线性常闭阀(11)的相交管路上设置高压蓄能器压力传感器(12)。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制动主缸(04)的两个腔室出油口连接的管路上,各设置一个回路单向阀(09、09’),所述的回路单向阀(09、09’)的导通方向是从线性常闭阀(11)至制动主缸(04)的出油口。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路单向阀(09)设置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隔断阀(07、08)之间的管路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制动主缸(04)的两个腔室出油口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一个回路单向阀(09)和一个回路开关阀(28);所述的回路单向阀(09)的导通方向是从线性常闭阀(11)至隔断阀。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耦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路单向阀(09)和回路开关阀(28)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线性常闭阀(11)与隔断阀(07、08)之间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89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的主缸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压制动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