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栖车辆水上转向集成阀组及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7676.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刘广征;武建斌;刘富强;魏继新;张勇;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于志波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集成阀组 两栖车辆 本实用新型 机械调速 转向装置 调压阀 阀体 动力转向系统 立方体结构 出油接口 进油接口 操纵式 回油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栖车辆水上转向集成阀组及转向装置,包括阀体、机械调压阀、机械调速阀,单向阀C3、单向阀C4,其中,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为进油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为出油接口;第五接口为回油口;所述阀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机械调压阀、机械调速阀位于第一面上,所述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单向阀C3、单向阀C4位于与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上,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位于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水上转向集成阀组,以满足两栖车辆水/陆集成操纵式动力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两栖轮式车辆的两栖车辆水/陆集成操纵式动力转向系统,属于机械、液压及机动车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具有较高机动性与通过性的高速水、陆两栖轮式车辆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国内、外轮式特种车辆领域的新焦点。高速两栖轮式车辆即具备轮式车辆的地面机动性又具备一定的近海航行能力,其军事需求也变得较为突出,特别适用于边防、近海巡视、抢滩登陆等战场环境。
高速水陆两栖车辆在本质上区别于具有水上行驶功能的车辆,前者的水上行驶速度要明显高于后者,所以其水上推进系统,水上转向操控系统等都与后者不同,例如高速水陆两栖车辆的水上行驶速度通常不低于40km/h,一般配备喷泵式水上推进系统,而具有水上行驶功能的车辆的水上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其水上行驶的动力一般依靠叶轮装置提供。
高速两栖车辆的转向系统必须能够独立实现陆地转向、水上转向功能,而陆地转向系统与水上转向系统在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执行机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来说,陆上转向系统是通过方向盘的转向操作,经过一系列的机械传递及助力后驱动转向梯形机构,驱动车辆偏转,实现转向功能;水上转向系统是将转向操作通过一系列的传递及助力后,操纵水上动力装置的喷口位置,从而完成水上转向功能的。所以,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两栖轮式车辆的水上、陆上转向操纵系统是两套完全相互独立的系统,即陆上转向时,驾驶员操纵方向盘进行车辆陆上行驶操控,水上转向时,驾驶员需操纵转舵或手柄等装置进行车辆水上行驶操控。车辆采用陆上、水上两套相互独立转向操纵装置的主要缺点在于:
1、轮式车辆中驾驶员舱空间均比较狭小且部件繁多,若在驾驶仓内布置两套转向操纵系统,受驾驶舱实际空间及其他系统部件(如车载电器系统、动力传动操纵、驻车制动操纵等)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合理布置;
2、转向操纵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以辆车上具有两套独立的转向操纵装置,则必然要求驾驶员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经过专业培训,实用性差;
3、由于陆上、水上转向的原理与执行机构均不同,转向传动比、手力特性、转向灵敏度等均差别巨大,两套独立装置将严重影响驾驶员对于车辆转向特性的主观评价,会造成将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外,若要求两栖车辆在水上行驶时具备类似船舶的行驶稳定性与安全性,则必须尽量减小车辆在水上行驶的纵向阻力以及由于地面轮式车辆底盘固有部件(如轮胎、悬挂、转向拉杆等)所产生的复杂方向阻力,因此两栖车辆底盘必须具备两大特征:1、车体类船型结构,2、大行程可翻转、折叠或提升的悬架结构。对于转向系统设计而言,其与悬架系统的结构形式及车体的构型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既要满足车体构型要求,又要匹配悬架系统的翻转、折叠或提升等形式,使得两栖车辆的转向梯形机构与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变得极其困难,有甚者,将导致整车设计失败。
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将水/陆转向操纵集成,可以灵活布置动力转向系统,
具有高可靠性的水/陆集成操纵式动力转向系统是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的最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水上转向集成阀组及其两栖车辆水/陆集成操纵式动力转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