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0113.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5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成;齐文浩;孙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04;B23K26/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蒋慧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光传感器 激光切割 切割工位 检测 送料机构 下料导轨 下料机构 一体设备 工位 轨道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切割 取料机构 上料工位 送料机架 下料工位 下料气缸 装夹组件 组件设置 转台 顺时针 下料台 装料盘 传感器 打码 夹爪 气缸 上料 激光 组装 | ||
1.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包括送料机构、切阻机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架,所述送料机架上设置有相互交错垂直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装料盘,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将所述装料盘上的传感器置于所述切阻机构上;
所述切阻机构包括设置于送料机构一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具有装夹组件的转台,所述转台上顺时针设置有上料工位、切割工位、检测工位、打码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转台转动,使得装夹组件依次经过上料工位、切割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机架下还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所述激光切割组件设置于切割工位下方;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台,所述下料台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导轨、垂直架设于所述第一下料导轨上的第二下料导轨,所述第二下料导轨上通过第三下料导轨连接有一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气缸轴与夹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架上,所述第二轨道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一气缸、连接于气缸下方的夹爪,所述取料机构通过第三轨道与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气缸在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位上方设置有一用于模拟环境光的微光感应组件,所述微光感应组件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模拟阳光的阳光感应组件,所述阳光感应组件的出光端通过隔板与所述微光感应组件联通,所述微光感应组件的出光端设置有一用于阻挡微光灯光源的隔板,所述阳光感应组件与微光感应组件通过各自隔板的开合进行相应光源的切换,所述阳光感应组件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切割组件设置于所述微光感应组件下方,所述检测工位包括在所述转台上顺时针设置的阳光检测组件及微光检测组件,且所述阳光检测组件与所述微光检测组件均包括相应的罩体,及分别设置于罩体内的阳光检测机构、微光检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感应组件包括一阳光感应罩体,所述阳光感应罩体内设置有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可移动的设置有一阳光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感应组件包括一微光感应罩体,所述微光感应罩体内设置有一与转台面垂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微光灯,所述微光感应罩体两侧相对设置有开口,且微光感应罩体上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与挡板连接,所述气缸运动,带动所述挡板对微光感应罩体的开口进行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检测组件与所述微光检测组件的罩体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气缸及通过气缸轴与气缸连接的活动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包括一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定位板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定位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呈T形,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一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设置于所述转台外侧,且所述落料口设置于所述转台的下料工位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01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