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0113.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5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成;齐文浩;孙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04;B23K26/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蒋慧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光传感器 激光切割 切割工位 检测 送料机构 下料导轨 下料机构 一体设备 工位 轨道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切割 取料机构 上料工位 送料机架 下料工位 下料气缸 装夹组件 组件设置 转台 顺时针 下料台 装料盘 传感器 打码 夹爪 气缸 上料 激光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包括送料机构、切阻机构、下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架,及第一、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上设有装料盘,第二轨道上设有取料机构;切阻机构包括机架、具有装夹组件的转台,转台上顺时针设有上料工位、切割工位、检测工位、打码工位及下料工位,机架下还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激光切割组件设于切割工位下方;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台,第一、第二下料导轨,通过第三下料导轨连接有一下料气缸,下料气缸与夹爪连接。本设备集上料、检测于一体,且设置有底部激光切阻记过,通过激光切割组件设置在切割工位下方,可以实现对于组装完成后的阳光微光传感器进行一次性切割到位,间接的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微光传感器用激光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代步工具,车用自动空调也让乘坐者能越来越好的享受舒适的乘车体验。一般空调及自动大灯会和阳光微光传感器进行电性连接,阳光微光传感器会根据阳光的照射强度来控制制冷系统的制冷调节以及通过外界的环境光来控制自动大灯的开启。但现有的阳光微光传感器由于其结构的限制,通常采用先进行激光切割,然后进行配件的组装,最后组成最终产品,但由于切割后的产品在组装过程中精度等会受到影响,导致最后的产品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阳光微光传感器用切阻检测一体设备,包括送料机构、切阻机构、下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架,所述送料机架上设置有相互交错垂直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装料盘,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将所述装料盘上的传感器置于所述切阻机构上;
所述切阻机构包括设置于送料机构一侧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具有装夹组件的转台,所述转台上顺时针设置有上料工位、切割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转台转动,使得装夹组件依次经过上料工位、切割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机架下还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所述激光切割组件设置于切割工位下方;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台,所述下料台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导轨、垂直架设于所述第一下料导轨上的第二下料导轨,所述第二下料导轨上通过第三下料导轨连接有一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气缸轴与夹爪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架上,所述第二轨道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一气缸、连接于气缸下方的夹爪,所述取料机构通过第三轨道与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气缸在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切割工位上方设置有一用于模拟环境光的微光感应组件,所述微光感应组件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模拟阳光的阳光感应组件,所述阳光感应组件的出光端设置于所述微光感应组件内,所述阳光感应组件与零度方位角之间呈30°仰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激光切割组件设置于所述微光感应组件下方,所述检测工位包括在所述转台上顺时针设置的阳光检测组件及微光检测组件,且所述阳光检测组件与所述微光检测组件均包括相应的罩体,及分别设置于罩体内的阳光检测机构、微光检测机构。
优选地,所述阳光感应组件包括一阳光感应罩体,所述阳光感应罩体内设置有与零度方位角之间呈30°仰角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可移动的设置有一阳光灯。
优选地,所述微光感应组件包括一微光感应罩体,所述微光感应罩体内设置有一与转台面垂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微光灯,所述微光感应罩体两侧相对设置有开口,且微光感应罩体上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与挡板连接,所述气缸运动,带动所述挡板对微光感应罩体的开口进行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凯斯库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0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