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位为CBE的薄型三极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8190.8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施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展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 | 分类号: | H01L29/73;H01L23/31;H01L23/367;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封装体 三极管结构 底板主体 金属底板 薄型 脚位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发射极引脚 集电极引脚 产品品质 电子设备 基极引脚 金属引线 散热能力 直接焊接 薄型化 焊接部 三极管 中芯片 减小 塑封 打字 封装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脚位为CBE的薄型三极管结构,包括:框架、芯片、金属引线以及封装体,框架包括金属底板及设置于该金属底板下方的发射极引脚、基极引脚与集电极引脚,通过将用于焊接芯片的焊接部设置低于底板主体,从而使得芯片呈陷进底板主体状,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芯片直接焊接在底板上,有利于减小封装后三极管的整体厚度,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今电子设备薄型化的需求;并且,通过将芯片设于封装体的反面这一侧,这样可以增大芯片的塑封面积,提升了产品散热能力;同时,在封装体的正面打字时,不会对芯片造成损坏,提高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位为CBE的薄型三极管结构。
背景技术
三极管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寿命长、可靠性高,已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电视、雷达、计算机、自控装置、电子仪器、家用电器等领域,起放大、振荡、开关等作用;随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发展,三极管的封装技术也同样快速发展。
三极管的工艺流程为:划片(DS)-贴片(DB)-焊线(WB)-塑封(MD)-电镀-切筋成型(TF)-测试(TS)-打印(MK)-包装(PK)-成品入库。三极管的行业标准是芯片正面是发射极E与基极B,背面是集电极C,进而所对应的框架排列分别有EBC和ECB两种脚位排列,通过半导体封装工艺流程后可以正常封装成EBC和ECB脚位排列的成品。请参阅图1至图3,该三极管包括:框架102、芯片104、金属引线106以及封装体108,所述框架200包括金属底板208及设置于该金属底板208下方的第一至第三外接引脚202、204、206(即第一外接引脚202为发射极引脚、第二外接引脚204为基极引脚、第三外接引脚206为集电极引脚),所述第三外接引脚206与金属底板208连接在一起,所述芯片104固焊于金属底板208上,且所述芯片104位于封装体108的正面402一侧,所述金属引线106用于将芯片104与第一、第二外接引脚202、204电性连接。但,如果要根据客户的特殊制定来进行非行业标准的变动,如需要CBE脚位排列的产品时,则需要对芯片的位置进行重新调整,并重新制定新的工艺标准,给生产控制带来不便。根据新制定的工艺标准生产出来的三极管体积较大,难于满足现今电子元器件轻薄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要在封装体108的正面上打字(激光标记),以印制产品信息时,可能会对芯片104造成一定的损坏(打字深度控制不当),影响产品品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位为CBE的薄型三极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位为CBE的薄型三极管结构,包括:框架、芯片、金属引线以及封装体,所述框架包括金属底板及设置于该金属底板下方的发射极引脚、基极引脚与集电极引脚,所述集电极引脚直接与所述金属底板连接,所述金属底板包括底板主体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主体中部的焊接部,所述底板主体与焊接部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所述金属引线将所述芯片分别与发射极引脚、基极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封装体形成于所述发射极引脚、基极引脚及集电极引脚的一端,所述封装体包裹所述芯片及金属底板,所述封装体具有正面与反面,所述芯片位于所述封装体的反面这一侧,所述三极管的脚位排列方式为CBE。
所述焊接部由所述底板主体中部凹陷形成。
所述底板主体中部凹陷的面积大于所述芯片底面的面积。
所述底板主体中部镂空形成一通孔,所述焊接部呈“凵”型,所述焊接部的端部与所述通孔的边缘连接。
所述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芯片底面的面积。
所述芯片的正面设有基极与发射极,背面设有集电极,所述基极与所述基极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发射极与所述发射极引脚电性连接,所述集电极与所述金属底板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通过银胶固定于所述焊接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展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展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8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渐变氧化层的屏蔽栅MOS结构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