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0907.2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燏斌 |
主分类号: | B65G1/127 | 分类号: | B65G1/127;B65G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空中轨道 升降装置 输送装置 运载小车 子区域 空腔 本实用新型 抓取装置 储存能力 底部开口 立柱构件 行走装置 全覆盖 上平面 底面 吊挂 互通 通行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输送装置,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输送装置1包括运载小车2、运载小车2运行的空中轨道3和立柱构件4,车2在区域5内运行,区域5由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车2在区域5内运行,包括行走装置2‑1、抓取装置2‑2和框架2‑3,框架2‑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抓取装置2‑2将框架2‑3下方的托盘6吊至框架2‑3的空腔内,物品7放在托盘6内,托盘6底面高于空中轨道3的上平面,即不影响车2在空中轨道3上的运行;区域5内设有若干个升降装置8,通过升降装置8实现车2在不同层的子区域5‑1之间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运载小车2在区域5全覆盖通行,区域5由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通过升降装置8实现各层互通,增加物料的储存能力;行走时,工件吊挂在框架2‑3的空腔内,不影响车2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输送装置,属物流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物流配送混乱,工位设置受限,空中行车物流输送其覆盖区域受限,且各区域之间难于直接实现互通;现有单层平面布置,工件储存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输送装置,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主要优点:运载小车2在区域5全覆盖通行,区域5由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通过升降装置8实现各层互通,增加物料的储存能力;行走时,工件吊挂在框架2-3的空腔内,不影响车2的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输送装置1包括运载小车2、运载小车2运行的空中轨道3和立柱构件4,车2在区域5内运行,区域5由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子区域5-1内的构件4设有若干车2沿X方向运行的X空中轨道3X和车2沿Y方向运行的Y空中轨道3Y;车2在区域5内运行,包括行走装置2-1、抓取装置2-2和框架2-3,行走装置2-1位于框架2-3的下部,抓取装置2-2位于框架2-3的上部,框架2-3是底部开口的空腔,抓取装置2-2将框架2-3下方的托盘6吊至框架2-3的空腔内,物品7放在托盘6内,托盘6底面高于空中轨道3的上平面,即不影响车2在空中轨道3上的运行;区域5内设有若干个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内包括车2运行的升降装置内轨道38,通过升降装置8实现车2在不同层的子区域5-1之间的转换;子区域5-1中空中轨道3下方仅放置一层物品7的托盘6。
本发明的优点:运载小车2在区域5全覆盖通行,区域5由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通过升降装置8实现各层互通,增加物料的储存能力;行走时,工件吊挂在框架2-3的空腔内,不影响车2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组成输送装置的运载小车2、运载小2运行的空中轨道3和立柱构件4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若干层子区域5-1组成的区域5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也是X空中轨道3X和Y空中轨道3Y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升降装置8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也是组成运载小车2的行走装置2-1、抓取装置2-2和框架2-3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抓取装置2-2将框架2-3下方的托盘6吊至框架2-3的空腔内,物品7放在托盘6内,托盘6底面高于空中轨道3的上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视图,也是空中轨道3下方仅放置一层物品7的托盘6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也是X行走装置2-1X、Y行走装置2-1Y和具有顶升功能的升降切换装置2-1Z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升降切换装置2-1Z通过升降X行走装置2-1X实现X、Y方向行走装置的切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具有回转功能的切换装置2-1R 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通过升降轨道3Z实现车2不同高度的空中轨道3之间转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运载小车2在空中轨道3上的俯视图,也是X行走装置2-1X和Y行走装置2-1Y的行走轮中心距不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燏斌,未经王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0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