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6936.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龚佩毅;汤友福;余佳磊;龚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接触 轨道交通 隧道 限界 检测 系统 | ||
1.一种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安装支架(2)、前走行机构(3)、中梁连接装置(4)、后走行机构(7)、相机支架(9)、调节云台(10)、工业摄像机(11)、推行把手(12)和工业笔记本(13);所述激光器安装支架(2)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结构光激光器(1);所述激光器安装支架(2)的左端与中梁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中梁连接装置(4)的前端与前走行机构(3)中部铰接;所述中梁连接装置(4)的后端与后走行机构(7)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前走行机构(3)和后走行机构(7)的结构相同;所述后走行机构(7)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走行轮支架(703),走行轮支架(703)上安装有带轮缘的走行轮(701);所述工业摄像机(11)通过调节云台(10)固定在相机支架(9)上,所述相机支架(9)固定在后走行机构(7)上,且相机支架(9)与中梁连接装置(4)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工业笔记本(13)固定安装在推行把手(12)上端,所述推行把手(12)下端固定在后走行机构(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连接装置(4)由铰链装置、三角连接件和中梁连接杆组成;所述中梁连接杆的前端通过铰链装置与前走行机构(3)中部铰接;所述中梁连接杆的后端通过三角连接件与后走行机构(7)中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装置(5)、倾角传感器(6)和里程编码器(8),所述里程编码器(8)通过联轴器与后走行机构(7)上的一个走行轮(701)的轮轴相连;所述倾角传感器(6)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梁连接装置(4)上;所述电源装置(5)固定连接在中梁连接装置(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5)的前端面上通过夹具固定安装有三个结构光激光器(1),相邻结构光激光器(1)之间成锐角,中部的结构光激光器(1)发射方向向上,两端的结构光激光器(1)对称设于中部的结构光激光器(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走行机构(3)和后走行机构(7)底部的走行轮(701)均向左偏移一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非接触式轨道交通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5)上设有弧形调节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69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