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7993.7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海;占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机,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平台包含注液转盘,注液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位下设置能够沿注液转盘转动的电芯夹具;所述第一平台包含上料区、中转区和下料区;所述上料区包含上料拉带、上料称重台、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上料部以及衔接于上述之间的上料装置;所述下料区包含下料称重台、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下料部、下料拉带以及衔接于上述之间的下料装置;所述中转区包含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夹具交换装置以及衔接于中转部、夹具交换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本实用新型优化注液机整机布局,减少机械故障,降低加工难度,方便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机,属于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液机的多个机械手均设置在机顶架上,使得机顶架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另一方面,机械手故障率较高。此外,现有技术中电芯变距工作均在机械手上完成,使得机械手结构复杂,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注液机,优化注液机整机布局,减少机械故障,降低加工难度,方便维护。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液机,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平台包含注液转盘,注液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完成电芯注液工作的工位,工位下设置能够沿注液转盘转动的电芯夹具;
所述第一平台包含上料区、中转区和下料区;所述上料区包含上料拉带、上料称重台、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上料部以及衔接于上料拉带、上料称重台、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上料部之间的上料装置;所述下料区包含下料称重台、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下料部、下料拉带以及衔接于下料称重台、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下料部、下料拉带之间的下料装置;所述中转区包含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将电芯夹具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进行交换的夹具交换装置以及衔接于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夹具交换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装置采用转移机械手,转移机械手设置在机械手支架上,机械手支架设置在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和夹具交换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采用上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设置在上料区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采用下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设置在下料区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料区设置上料合格品暂存台。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区设置下料合格品暂存台。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料区设置能够调整电芯距离的上料电芯变距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区设置能够调整电芯距离的下料电芯变距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拉带上方设置下料清洁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平台周围设置电气柜、电解液中转装置和真空残液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加工难度降低,通过优化整机布局,降低了机械故障率,提升了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单独设置电芯变距装置,在机器人抓取电芯之前完成电芯变距,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7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套圈搬运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设置在地下的储能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