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5364.5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蓉;王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墨佳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位 物料抓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夹持单元 夹爪气缸 旋转气缸 翻转式 活动座 连接板 夹爪 驱动 机械手 闭合动作 生产效率 翻转 放入 夹取 张开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机械手活动端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爪气缸、受所述夹爪气缸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动作的两个活动座、固定在所述活动座上的旋转气缸、受所述旋转气缸驱动进行旋转的夹爪。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的对产品进行夹取并实现180°翻转,且采用双工位夹爪,一个用于取走已经操作好后的产品,另一个配合放入待操作的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是在汽车或飞机的引擎中的风扇,通过利用废气把燃料蒸汽吹入引擎,以提高引擎的性能。涡轮是一种将流动工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涡轮外壳一般是通过两个壳体对接形成的,一半的壳体上带有螺柱,另一半的壳体上带有通孔,通过螺柱螺母将两个壳体对接形成涡轮整个壳体。涡轮壳体经过冲压或压铸成型后,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精加工,最后经过外形尺寸检测后再包装。由于涡轮外壳中带有螺柱的一半外壳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该外壳带有螺柱的一面朝下,因此,在夹取涡轮外壳后需要对其进行180°翻转,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上料,其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能够自动的对产品进行夹取并实现180°翻转,且采用双工位夹爪,一个用于取走已经操作好后的产品,另一个配合放入待操作的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机械手活动端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爪气缸、受所述夹爪气缸驱动进行张开与闭合动作的两个活动座、固定在所述活动座上的旋转气缸、受所述旋转气缸驱动进行旋转的夹爪。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单元中,两个所述活动座上均设置有所述旋转气缸,两个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动端上所述夹爪形成一对夹爪从产品两侧进行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双工位物料抓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的对产品进行夹取并实现180°翻转,且采用双工位夹爪,一个用于取走已经操作好后的产品,另一个配合放入待操作的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层输送单元和角度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度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度调整单元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夹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涡轮外壳自动检测系统;
1双层输送单元,11第一输送单元,12第二输送单元;13阻挡装置;
2角度调整单元,21活动板,22角度调节驱动件,23第一驱动件,24支撑板,241第一支板,242第二支板,243三角板,244第三支板,25V型导向板,26第一传感器,27第二传感器,28第三传感器,29第一导向柱,210导向槽;
3第一检测机;4第二检测机;5成品输送线;
6第一检测单元,61检测承载台,62第一拍照装置,63第二拍照装置,64推力气缸;7不良品输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墨佳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墨佳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5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