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IGBT串联均压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2693.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颜云岭;陈朋;孔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81 | 分类号: | H03K17/0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均压控制 均压控制电路 高压大功率 稳压二极管 三阶段 串联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并联电容 均压电路 限流作用 斜率控制 栅极支路 发射极 集电极 电容 短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IGBT串联均压控制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均压控制电路通过在T管的集电极和栅极间串入电阻R、并联电容C的稳压二极管Z、栅极‑发射极间短接电阻Rg的Ts管,实现了具有三阶段控制的均压电路,第一、三阶段具有峰值均压控制作用,第二阶段具有斜率控制作用。第一阶段峰值均压控制,由Ts管实现;第二阶段斜率均压控制,由电阻R、Ts管和电容C实现;第三阶段峰值均压控制,由电阻R、稳压二极管Z和Ts管实现。电阻R起限流作用,限制电阻R→T管栅极支路的电流,所述电阻Rg用于防止Ts管误导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IGBT串联均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大功率设备对IGBT器件的耐压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设计更好的IGBT串联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IGBT串联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均压。目前,在众多IGBT串联均压技术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并联RC缓冲回路[1]。但在高压场合,考虑到损耗、体积以及造价等因素,无RC缓冲回路的均压方法更实用。此外,基于电压轨迹控制和门极信号延时调整等有源方法,因控制电路过于复杂,使用场合受限。因此,有必要基于IGBT特性以及均压控制的要点,选择更为有效的均压方法。
电压箝位控制[2]原理,见图1。其中,T为IGBT,D为快恢复二极管,Z为稳压二极管。D、Z组成电压箝位反馈控制回路,D保证了电流单向流动,Z决定了箝位控制的启动阈值。T关断时,VCE开始上升。VCE低于Z的阈值时,反馈控制回路中只有微弱的漏电流,作用可以忽略。如果VCE超过Z的阈值,反馈电流流过D和Z,注入门极,使得VCE被箝位于某一阈值,不能继续上升,从而达到保护IGBT管过压损坏。
因稳压二极管的阈值有限,该均压电路只适用于低压小功率的串联IGBT均压控制中。在高压大功率场合,该均压电路的使用受限。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下技术术语:
1、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2、IGBT的雪崩击穿:当IGBT的栅极电压为零或负时,处于正向阻断状态,此时若IGBT承受外部阻断电压较高,当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生雪崩击穿。
3、IGBT的雪崩击穿电压:使IGBT发生雪崩击穿的外部电压,称作雪崩击穿电压。
4、IGBT的米勒电容:IGBT内部寄生在集电极-栅极间的电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IGBT串联均压控制电路,实现大功率IGBT串联均压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IGBT串联均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电阻Rg、电容C、稳压二极管Z和IGBT管:T管、Ts管;所述T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的阳极与Ts管的集电极连接,Ts管的发射极与T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并联电容C;所述Ts管的栅极和发射极间短接电阻Rg。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阻R用于限制电路的电流,所述电阻Rg用于防止Ts管误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2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