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3380.9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B32B9/00;B32B9/04;B32B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浮漂 | ||
1.一种碳纤维浮漂,包括漂身、漂头杆和漂尾杆,所述漂头杆和漂尾杆直接相连并贯通漂身的轴心,分别固定装接并向漂身的两端外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从内部向外部由轴心孔道、实芯层、加固层和外表层依次包裹层叠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外还设有边缘加固层,所述边缘加固层包括漂头包边层和漂尾包边层;所述漂头包边层的一端层叠包住漂身上加固层的头端,另一端层叠包住漂头杆的尾端;所述漂尾包边层的一端层叠包住漂身上加固层的尾端,另一端层叠包住漂尾杆的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层由膨胀材料制成;所述膨胀材料是采用HR-313-1高能胶,构成高能胶实芯层;所述加固层和边缘加固层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碳纤维材料是采用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构成碳纤维加固层和碳纤维边缘加固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为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中的任意一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为一层,在实芯层外表面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平行层叠,即呈0°无夹角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为两层,其中第一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平行层叠,即呈0°无夹角层叠;第二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任意角度的夹角层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有两层,其中第一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0°到90°之间的任意夹角层叠;第二加固层按照同样的角度呈反方向层叠。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有三层,其中第一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任意角度层叠;第二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与第一层不同的任意角度的夹角层叠;第三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与第二层不同的任意角度的夹角层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设有三层,其中第一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平行层叠,即呈0°无夹角层叠;第二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除0°以外的任意角度的夹角层叠;第三加固层在包裹层叠环氧碳纤维预浸布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平行层叠,即呈0°无夹角层叠。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加固层在层叠包裹时按照环氧碳纤维预浸布的纤维方向与漂身孔道方向呈90°夹角层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3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显示温度和时间的防触电的鱼竿
- 下一篇:粮食晾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