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5169.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2;B23Q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张俊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后盖板 自动上料机 中转平台 吸盘 定位装置 堆垛装置 找正装置 上料机械手 堆垛平台 中心孔 上端 上料 本实用新型 异形通孔 自动上料 定位杆 提升杆 垫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在线不间断的、高效的、精准的对叶轮后盖板进行自动上料的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机架上端设有堆垛平台、第一中转平台和第二中转平台;堆垛平台上设有旋转堆垛装置,第一中转平台上设有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第二中转平台上设有中心孔找正装置;机架上端设有上料机械手且上料机械手中的第一进料吸盘位于旋转堆垛装置中的叶轮后盖板提升杆正上方、第二进料吸盘位于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中的垫板正上方、第三进料吸盘位于中心孔找正装置中的定位杆正上方。优点:一是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中设置的旋转堆垛装置能够使其实现不间断上料;二是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中设置的定位装置和找正装置能够使具有异形通孔的叶轮后盖板实现在线精准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线不间断的、高效的、精准的对叶轮后盖板进行自动上料的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属于上料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叶轮是一种常用的工件,而叶轮后盖板是叶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的叶轮后盖板,该叶轮后盖板正中间设有贯通叶轮后盖板上下端面的中心孔6,且该中心孔的两条对边为直线板、另两条对边为弧形边;在对具有该种异形通孔的叶轮后盖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叶轮后盖板本身的加工,或者叶轮后盖板与其他部件间的装配加工)时由于无法确保每一片叶轮后盖板上料时其中心孔6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需要在人工定位、找正后才能进行上料加工,费时费力,而且人工定位、找正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使得叶轮后盖板进一步加工的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在线不间断的、高效的、精准的对叶轮后盖板进行自动上料的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机架上端设有堆垛平台、第一中转平台和第二中转平台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机架上端设有堆垛平台、第一中转平台和第二中转平台且第一中转平台位于堆垛平台和第二中转平台之间;所述堆垛平台上设有旋转堆垛装置,第一中转平台上设有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第二中转平台上设有中心孔找正装置;所述机架上端设有上料机械手且上料机械手中的第一进料吸盘位于旋转堆垛装置中的叶轮后盖板提升杆正上方、第二进料吸盘位于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中的垫板正上方、第三进料吸盘位于中心孔找正装置中的定位杆正上方,使用时,第一步:上料机械手将一片叶轮后盖板搬送至第一中转平台进行定位处理,首先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第一进料吸盘吸住堆叠杆中最上一片叶轮后盖板,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缩回,两台气缸带动进料吸盘及叶轮后盖板一起上行,之后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水平前移直至第一进料吸盘位于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中的垫板正上方、第二进料吸盘位于中心孔找正装置中的定位杆正上方、第三进料吸盘位于加工平台中,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叶轮后盖板落在垫板上,之后第一进料吸盘松开叶轮后盖板且两台气缸带动进料吸盘上行,之后启动气缸使的气缸伸缩杆推出,气缸推动叶轮后盖板平移直至叶轮后盖板与两枚定位螺母抵触,实现叶轮后盖板定位,于此同时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后移直至滑块回复到原位;第二步:上料机械手将叶轮后盖板搬送至第二中转平台进行中心孔找正处理,首先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第二进料吸盘吸住定位后的叶轮后盖板,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缩回,两台气缸带动进料吸盘及叶轮后盖板一起上行,之后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水平前移直至第一进料吸盘位于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中的垫板正上方、第二进料吸盘位于中心孔找正装置中的定位杆正上方、第三进料吸盘位于加工平台中,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定位后的叶轮后盖板落在第二中转平台的台板上且叶轮后盖板套在定位杆的尖锥段上,之后第二进料吸盘松开定位后的叶轮后盖板且两台气缸带动进料吸盘上行,之后启动气缸使得气缸伸缩杆向上推出,气缸推动安装座沿滑轨上行(上移),同时伺服电机带动定位杆旋转(整数圈,如旋转3圈),实现定位后的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位置的找正,于此同时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后移直至滑块回复到原位;第三步:上料机械手将叶轮后盖板搬送至加工平台,首先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第三进料吸盘吸住找正后的叶轮后盖板,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缩回,两台气缸带动进料吸盘及叶轮后盖板一起上行,之后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水平前移直至第一进料吸盘位于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中的垫板正上方、第二进料吸盘位于中心孔找正装置中的定位杆正上方、第三进料吸盘位于加工平台中,之后两台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推出,两台气缸推动三个进料吸盘同步下行直至找正后的叶轮后盖板落在加工平台中,实现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于此同时电动滑台中的滑块沿滑轨后移直至滑块回复到原位。这样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能够不间断的、高效的、精准的对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为异形孔)进行自动上料。2、所述旋转堆垛装置由分割器台板、多根堆叠杆、多个滚轮、固定轴套、主轴、电机安装座、减速电机、升降机、升降机安装板、提升杆安装板和三根叶轮后盖板提升杆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旋转堆垛装置由分割器台板、多根堆叠杆、多个滚轮、固定轴套、主轴、电机安装座、减速电机、升降机、升降机安装板、提升杆安装板和三根叶轮后盖板提升杆构成,在上料机械手将一根堆叠杆上堆叠的叶轮后盖板都取走后,启动减速电机,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分割器台板再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叠有多片堆叶轮后盖板堆叠杆(即相邻位的堆叠杆)位于第一进料吸盘正下方(此时,该堆叠杆周围的三个通孔与三个提升杆通孔对应贯通),在旋转堆垛装置中有一半堆叠杆上的叶轮后盖板被取完时,使用者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向空置的堆叠杆进行堆叠补料,使得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能够不间断的进行自动上料;另外,滚轮和提升机构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旋转堆垛装置有效装载量,从而降低了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的补料频率。3、所述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由底板、垫板、两枚定位螺母、气缸、气缸安装板和推板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叶轮后盖板定位装置由底板、垫板、两枚定位螺母、气缸、气缸安装板和推板构成,在叶轮后盖板落在垫板上后,在气缸的推动下叶轮后盖板平移直至叶轮后盖板与两枚定位螺母抵触,实现叶轮后盖板定位,从而为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中心孔为异形孔)找正做准备(确保叶轮后盖板落在第二中转平台的台板上时叶轮后盖板能够套在定位杆的尖锥段上)。4、所述中心孔找正装置由两条滑轨、滑块、安装座、伺服电机安装板、伺服电机、轴承安装座、轴承、气缸、气缸座、零点传感器、定位杆和联轴器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中心孔找正装置由两条滑轨、滑块、安装座、伺服电机安装板、伺服电机、轴承安装座、轴承、气缸、气缸座、零点传感器、定位杆和联轴器构成,在叶轮后盖板落在第二中转平台的台板上且叶轮后盖板能够套在定位杆的尖锥段上后,启动气缸使得气缸伸缩杆向上推出,气缸推动安装座沿滑轨上行,同时伺服电机带动定位杆旋转(整数圈,如旋转3圈),实现定位后的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中心孔为异形孔)位置的找正,使得叶轮后盖板自动上料机能够进行精准上料,同时定位杆边上形边旋转能够确保叶轮后盖板最终能够套装在定位杆的定位杆段上;另外,零点传感器的设置确保定位杆旋转若干圈后依然回归原位,从而提高了中心孔找正装置的找正精确度。5、所述上料机械手由支撑架、四根调节柱、安装板、电动滑台、两个气缸、两个直线轴承、两根光轴、T形安装板、进料吸盘安装板和三个进料吸盘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由支撑架、四根调节柱、安装板、电动滑台、两个气缸、两个直线轴承、两根光轴、T形安装板、进料吸盘安装板和三个进料吸盘构成,在第三进料吸盘将第一片叶轮后盖板搬送至加工平台进行加工处理的同时,第二进料吸盘将第二片叶轮后盖板搬送至第二中转平台进行找正处理,第一进料吸盘将第三片叶轮后盖板搬送至第一中转平台进行定位处理,从而提高了上料机械手的上料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圆坯料的落料结构
- 下一篇:扁钢生产线用落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