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闭环多功能直流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5963.5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良;王振亚;孙乾宇;邹文辉;唐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7/29 | 分类号: | H02P7/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环 多功能 直流电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双闭环多功能直流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专利CN201621234867.4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控制器,包括发出电机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入模块和供电模块、针对驱动电压的输出进行闭环反馈的驱动电压反馈模块、对输入信号及反馈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的控制模块、对控制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与保护的电机驱动输出模块,供电模块给其它模块进行供电,驱动电压反馈模块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输出模块信号连接。此款直流电机控制器有效抑制高频PWM导致电机具有明显的电磁干扰以及对其他控制造成干扰,可在电机全运行范围内无极调速,能使电机转速控制更加平稳、转速控制更加精确、误差控制较好,能实时调整负载变化而引起的波动,实时反馈控制信号,控制简单、方便、可靠。
然而,该直流电机控制器仅针对驱动电压的输出进行闭环反馈,动态响应不够快,抗干扰能力不足。且该直流电机控制器未实现电机正反转功能,并不能满足某些设备对电机反转的需求。另外,该直流电机控制器不能实时显示电机正反转转速,使得在使用时不能实时了解以及记录电机的工作情况。除此之外,当电机转速过高或者电机工作时温度过高,不能给出相应的信号反映此时电机工作状态。再者,若电机转速或温度持续过高,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甚至直接对电机造成严重损害,该直流电机控制器不能在电机转速或温度过高时使得电机停止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闭环多功能直流电机控制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闭环多功能直流电机控制器,包括K60核心板、隔离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模块以及对称设于第一模块两侧的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第一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和电机,场效应管Q2的D极以及场效应管Q3的D极均与7.2V电源相连,场效应管Q4的S极以及场效应管Q5的S极均接地,场效应管Q2的S极与场效应管Q4的D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S极与场效应管Q5的D极相连,电机的两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S极以及场效应管Q3的S极相连;第二模块包括半桥驱动器IR2104S、电阻R14、电阻R16、二极管D6、电容C11和电容C13,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HO引脚通过电阻R14与场效应管Q2的G极相连,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VB引脚通过电容C11与其VS引脚相连,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VS引脚与场效应管Q2的S极相连,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LO引脚通过电阻R16与场效应管Q4的G引脚相连;IR2104S的VCC引脚与12V电源相连,12V电源还通过二极管D6与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VB引脚相连;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SD引脚与12V电源相连,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SD引脚还通过电容C13接地,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COM引脚接地;
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的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IN引脚以及第二驱动模块中的两个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IN引脚均通过隔离模块与K60核心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模块包括四通隔离器ADUM1400和排阻RP2,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的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IN引脚以及第二驱动模块中的两个半桥驱动器IR2104S的IN引脚分别与四通隔离器ADUM1400的OB引脚、OA引脚、OD引脚和OC引脚相连,四通隔离器ADUM1400的IA引脚、IB引脚、IC引脚和ID引脚分别与K60核心板的PTE7引脚、PTE8引脚、PTE9引脚和PTE10引脚相连,排阻RP2包括四个电阻,排阻RP2的四个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四通隔离器ADUM1400的IA引脚、IB引脚、IC引脚和ID引脚相连,排阻RP2的四个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编码器模块,编码器模块包括编码器P3,编码器P3的电源引脚接5V电源,编码器P3的GND引脚接地,编码器P3的A相引脚和B相引脚分别接K60核心板的PTB18引脚和PTB19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垫后滑出的新型鞋垫
- 下一篇:一种透气立体鞋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