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及其弓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6259.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叶;张彦林;林平;陈明国;陈敏坚;彭宝林;李军;张海丰;周洁;孙宁;王秋红;郭瑾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B60L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流器 弓头 支撑板 磁悬浮车 电网线 滑板 本实用新型 弹簧机构 固定板 铰接 固定板连接 车辆运行 拉伸状态 弹性的 跟随性 升降弓 运行时 带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包括用于与受电网线接触的滑板、支撑板和用于与受流器的升降弓臂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与固定板连接,且所述滑板与所述受电网线接触时,所述弹簧机构始终保持拉伸状态。通过上述弓头的结构,使得弓头具有弹性,当带电的受电网线出现起伏,或车辆运行出现振动时,具有弹性的弓头可以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提高了受流器在运行时的跟随性,提高了车辆的受流品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及其弓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磁悬浮车应运而生,所谓磁悬浮车是指使用电磁力作为悬浮力来源,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方一定距离,依靠电磁力推动,车辆与轨道之间没有摩擦的前进运行。
车辆采用安装在车底侧部的受流器与接触轨接触获取电流,磁悬浮车具有绿色环保、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优点。正是由于上述特点,该车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使用。
磁悬浮车需受流器,升起一定高度后与车辆旁边带电的触轨接触,实现对车辆受电,获得电能。
目前,磁悬浮车辆运行速度日益提高,原有受流器由于弓头惯性较大,受流器滑板脱离网线后,不能及时恢复贴合接触轨形成受流状态,受流器的弓头与受电网线的跟随性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与受电网线的跟随性较差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及其弓头,以提高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与受电网线的跟随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包括用于与受电网线接触的滑板、支撑板和用于与受流器的升降弓臂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与固定板连接,且所述滑板与所述受电网线接触时,所述弹簧机构始终保持拉伸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升降弓臂进行升降操作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受电网线的夹角保持不变。
优选地,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限位螺母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开口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U型板的底部与所述弹簧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机构为拉簧。
优选地,所述拉簧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受电网线为接触轨。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包括用于与受电网线接触的滑板、支撑板和用于与受流器的升降弓臂连接的固定板;支撑板的一端与滑板铰接,支撑板的中部与固定板铰接,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机构与固定板连接,且滑板与受电网线接触时,弹簧机构始终保持拉伸状态。通过上述弓头的结构,使得弓头具有弹性,当带电的受电网线出现起伏,或车辆运行出现振动时,具有弹性的弓头可以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提高了受流器在运行时的跟随性,提高了车辆的受流品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车的受流器,包括弓头,其中该弓头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由于上述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上述磁悬浮车的受流器的弓头的受流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受流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弓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6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