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磁流变液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2471.9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显举;田天宇;凌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流变 减振器 | ||
1.一种复合式磁流变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本体(A)和安装在减振器本体(A)上的外置阀(12),
减振器本体(A)主要由外缸筒(1)、中间缸筒(2)、工作缸筒(3)、导向器组件(6)、活塞总成(7)、活塞杆(8)和底阀组件(9)组成,所述工作缸筒(3)内设有活塞总成(7),活塞杆(8)下端通过螺纹与活塞总成(7)连接,活塞总成(7)与工作缸筒(3)间设有密封装置并滑动配合,活塞杆(8)与设在工作缸筒(3)顶部的导向器组件(6)滑动配合,工作缸筒(3)的下端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底阀组件(9),底阀组件(9)的底部与外缸筒(1)内的底部空腔相连通,活塞总成(7)和底阀组件(9)中分别设有单向阀;
所述外缸筒(1)上端插装有安装套筒(5)并连为一体,中间缸筒(2)和工作缸筒(3)安装于外缸筒(1)内,中间缸筒(2)和工作缸筒(3)的上端与设在外缸筒(1)上的安装套筒(5)及导向器组件(6)通过减振器压盖(6-1)实现与外缸筒(1)同轴定位,中间缸筒(2)的下侧与外置阀(12)的阀座(12-11)底端固定连接,中间缸筒(2)的两端与工作缸筒(3)的连接部设有密封装置;外缸筒(1)的内壁和中间缸筒(2)的外壁形成的空间为储油腔(X),中间缸筒(2)的内壁与工作缸筒(3)的外壁形成的空间为中间腔(Y),工作缸筒(3)内部空间为工作腔(Z),活塞总成(7)将工作腔(Z)分割为复原腔(Z-1)和压缩腔(Z-2),复原腔(Z-1)与中间腔(Y)之间设有第一常通孔(3a),储油腔(X)、中间腔(Y)、工作腔(Z)中的复原腔(Z-1)和压缩腔(Z-2)内均加装有磁流变液;
所述外置阀(12)包括下支撑盖(12-1)、阀盖(12-2)、线圈(12-3)、隔磁筒(12-4)、导磁筒(12-5)、环形通道(12-6)、阀芯(12-7)、调节螺母(12-8)、上支撑盖(12-9)、环形导磁块(12-10)、阀座(12-11)、第五密封圈(12-12)和外安装座(12-13),外置阀(12)的阀座(12-11)底端伸入中间缸筒(2)上的连接接口(2a)中,阀座(12-11)底端与中间缸筒(2)的内壁平齐,与阀座(12-11)同轴安装的阀芯(12-7)通过连接接口(2a)与中间腔(Y)相通,中间腔(Y)中的磁流变液经过外置阀(12)进行单向流动;
阀座(12-11)的下端外壁与外安装座(12-13)形成第二空腔(12-13a),第二空腔(12-13a)与储油腔(X)相通,外置阀(12)中的磁流变液经过阀座(12-11)上的径向回油孔(12-11a)进入到第二空腔(12-13a),单向回流至储油腔(X);
阀芯(12-7)的中心加工有轴向常通孔(12-7a),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径向常通孔(12-7b),阀芯(12-7)的外壁同轴套装有调节螺母(12-8)、上支撑盖(12-9)、一级环形导磁块(12-101)、一级环形通道(12-61)、二级环形导磁块(12-102)、二级环形通道(12-62);
所述调节螺母(12-8)、上支撑盖(12-9)、一级环形导磁块(12-101)、一级环形通道(12-61)、二级环形导磁块(12-102)、二级环形通道(12-62)的外壁同轴安装有隔磁筒(12-4)和导磁筒(12-5), 隔磁筒(12-4)和导磁筒(12-5)的外壁套装线圈(12-3),线圈(12-3)的外壁与阀盖(12-2)、阀座(12-11)的内壁接触并定位;
所述一级环形导磁块(12-101)和二级环形导磁块(12-102)分别设有第一贯通常通孔(12-101a)和第二贯通常通孔(12-102a),一级环形通道(12-61)的上、下端面分别加工有第一端面常通孔(12-61a)和第二端面常通孔(12-61b),二级环形通道(12-62)的上、下端面分别加工有第三端面常通孔(12-62a)和第四端面常通孔(12-62b),一级环形导磁块(12-101)与盆形的上支撑盖(12-9)构成的空间为第一空腔(12-15),二级环形通道(12-62)的下端面与阀座(12-11)构成的空间为径向通道(12-14),径向通道(12-14)与第二空腔(12-13a)相通;
所述第一贯通常通孔(12-101a)与第一端面常通孔(12-61a)对齐并相通,第二端面常通孔(12-61b) 与第二贯通常通孔(12-102a)对齐并相通,第二贯通常通孔(12-102a)与第三端面常通孔(12-62a)对齐并相通,第四端面常通孔(12-62b)与径向通道(12-14)相通;
从而形成一级环形通道(12-61)和二级环形通道(12-62)的整个周长、径向通道(12-14)的径向长度均为有效阻尼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24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扶正筋的预应力扶正器
- 下一篇:一种免穿透铝合金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