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软管支架及离合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0774.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9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从奎;陈健;岳丽姣;杨允辉;葛士显;章昊;燕逸飞;陆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B60K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梅恒;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侧边 离合软管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支架安装板 安装板 夹角为 软轴 不规则四边形 方向延伸 离合管路 首尾相连 轴安装板 八字形 偏移量 拆卸 钝角 同侧 平行 垂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软管支架,离合软管支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支架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软轴安装板;其中:支架安装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侧,并呈八字形延伸;第三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异侧,且第三连接板沿平行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第三连接板为不规则四边形,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夹角为直角,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夹角为钝角;第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三侧边固定连接软轴安装板,且软轴安装板垂直第三连接板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引导离合软管发生一定的偏移量,方便其安装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软管固定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合软管支架及离合管路。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变速箱会与车身发生相对运动,离合器位于变速箱内部,跟随变速箱一起运动,作为连接车身和离合器的离合管路,必然不能完全刚性连接,通常在车身和变速箱之间接一离合软管,提供一定的运动余量,在车身和变速箱上各设置一离合软管支架,来保证离合软管的安装。
现有技术的离合软管支架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支架安装板01、限位板02和软管安装板03,所述限位板02是一个扭折直角板,所述支架安装板01和所述软管安装板03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板02的两端,使得所述软管安装板03位于所述支架安装板01一侧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架安装板01垂直设置,所述支架安装板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架安装板01通过螺栓安装到变速箱上,所述软管安装板03上设有第二方形安装孔,所述第二方形安装孔的两相对侧边上设有翻边结构,两翻边结构用于卡住离合软管接头,方便安装和固定。现有技术的离合软管支架在使用的时候,如图2所示,支架安装板01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的螺栓固定在变速箱04上,限位板02虽然贴合在变速箱04的表面,软管安装板03位于传动轴的上方附近,该结构中,变速箱04上的第一端连接变速箱内部的离合器,第二端连接离合软管接头的刚性管05为长度较小的直钢管。
现有技术的软管安装板03位于传动轴的上方附近,在安装离合软管时,空间受限。同时,该离合软管支架的位于变速箱和车身之间,拆卸时很不方便。还有,限位板02与支架安装板01固定连接,拧紧螺栓或者螺栓松动之后时,限位板02受力跟转,进一步导致软管安装板03位置不是唯一确定,此时长度较小的直钢管的将不能适用于该变化,增加了离合软管的安装难度,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软管支架及离合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方便离合软管的安装与拆卸,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合软管支架,所述离合软管支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支架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软轴安装板;所述支架安装板上设有支架安装孔,所述软轴安装板设有软轴安装孔,其中:
所述支架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同侧,并呈八字形延伸;
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异侧,且所述第三连接板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连接板为不规则四边形,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三侧边固定连接所述软轴安装板,且所述软轴安装板垂直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
如上所述的离合软管支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四侧边上还设有加固翻边,所述加固翻边和所述软轴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同侧;
且所述加固翻边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轴安装板,所述加固翻边的第二端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边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边沿延伸至所述支架安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地泵管路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单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