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楔带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7105.9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马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衔接部 楔齿 收口 多楔带轮 支撑环 第一腔体 壳体 内腔 弯折 本实用新型 连接稳定性 传动效率 径向弯曲 腔体内部 应力集中 承接环 承重 传动 辊筒 楔带 有向 支撑 包围 节能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新型多楔带轮组件,包括壳体和内腔,壳体包括楔齿区和衔接部,楔齿部外径小于衔接部的外径,可以保证楔带传动的传动效率,衔接部包括有向楔齿部倾斜的收口,内腔包括衔接部包围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设置有支撑环,通过设置在衔接部上向楔齿部倾斜的收口和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部的支撑环共同作用下,在减少原材料的情况下提升了50多楔带轮的连接稳定性和对于辊筒的承重能能力,倾斜的收口形成了弯折,加强了该处的抗径向弯曲力,使得原本应力集中的地方被弯折所分散,并且通过支撑环支撑的承接环区域,形成整个衔接部的有力支撑,即节能又增强了工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楔带轮组件。
背景技术
带轮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及轻纺工业的各种机械设备的传动中,在传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传动形式也愈加多样化,有了平带轮、V 带轮、以及多楔带轮,平带轮过于平滑,使得摩擦力度不够,有较大的冲击力。V 带轮的的振动力度较大,较之链条及齿轮来得运转不平静,容易减短皮带的寿命,现有的多楔带轮虽然聚集了平带轮的柔韧性和V 带轮的传动功率大的优点,可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振动,运转起来也是颇不安静的,而且多楔带轮的轮毂与机械设备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使得多楔带轮的寿命减短,非常损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楔带轮组件,将原有的74mm长的50多楔带轮缩短为55mm的50多楔带轮,通过设置在衔接部上向所述楔齿部倾斜的收口和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部的支撑环共同作用下,不仅承重的能力没有降低,反而在减少原材料的情况下提升了50多楔带轮的连接稳定性和对于辊筒的承重能能力,倾斜的收口形成了弯折,加强了该处的抗径向弯曲力,使得原本应力集中的地方被弯折所分散,并且通过支撑环支撑的承接环区域,形成整个衔接部的有力支撑,即节能又增强了工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楔带轮寿命短,承重小,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楔带轮组件,包括壳体和内腔,所述壳体包括楔齿区和衔接部,所述楔齿部外径小于所述衔接部的外径,可以保证楔带传动的传动效率,并且通过所述衔接部与楔带轮连接的电动辊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楔齿部的外径,使得物流传输更加的稳定,所述衔接部包括有向所述楔齿部倾斜的收口,所述内腔包括所述衔接部包围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支撑环。
由此,本多楔带轮为50楔带轮,虽然多楔带轮的长度由原先的74mm改成了55mm,但是通过所述收口和所述支撑环的配合,反而使得承重能力和传动效率增加了,在所述收口处相应的辊筒与之连接的金属壳进行同样的收口操作,能够将楔带轮与辊筒等固接,且都在所述收口进行了弯曲转折处理,使得多楔带轮和辊筒在此处能够承受的径向力被弯曲转折的结构所分散,并且转折处形成类加强筋,将所述多楔带轮和辊筒的承重能力大大的提升,所述支撑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贴合并且通过第一止退筋对其进行限位,所述支撑环起到支撑所述衔接部的作用,与所述收口共同作用来承担运输时的重力,提高所述多楔带轮的稳定性,即使所述多楔带轮的长度减少了,但是承重能力将能够得到提升,即节省了36%的原材料,节约成本的同事还能够增加其承重能力。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内腔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第一止退筋,所述支撑环通过所述第一止退筋和所述第二腔体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由此,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接处形成了一个直角从而作为所述支撑环的第一道限位,所述止退筋成为所述支撑环的第二道限位,将所述支撑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在工作中所述支撑环在轴向上的位移为零。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衔接部还包括承接环,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承接环连接。
由此,保证所述支撑环的工作区域为承接环处的支撑,与所述收口的加强作用区域错开,能够提高所述衔接部的整体的支撑性能和承重性能,加强整体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马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马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7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蜗轮传动块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上环形沿和下环形沿的皮带轮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