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新型车载雷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0471.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 | 分类号: | G01S17/9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驾驶 新型 车载 雷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新型车载雷达装置,包括上固定板、激光测距雷达,所述上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上固定板下方设置有中部固定板,所述中部固定板四周设置有至少四根支撑柱,所述中部固定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下方设置有服务接口,所述服务接口上插接有排线,所述中部固定板一端设置有防护凸台,所述上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激光测距雷达。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所述激光发射矩阵可以提高对周围环境的扫描速度,误差小,降低了旋转速度,进而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利用电磁感应技术进行数据和电力的传输,减少因为线头松动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同时接线更加简单方便,方便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新型车载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一种交通工具。目前市面上的汽车按照驱动方式不同分别分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和电力汽车,按照操作方式不同分为手动挡汽车和自动挡汽车。虽然汽车有多种类型,但是大多数的汽车还是需要人去控制车辆的形式方向和速度,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时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危险。而且驾驶员开车时必须集中精神力,不能做其他的事,对驾驶员的精神产生很大的压力。随着人工智能和物流网的发展,汽车也开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市面上出现力自动驾驶的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要保证汽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在汽车周围安装有多个雷达和传感器外,在汽车的顶部还需要安装有激光测距雷达,通过快速、精准的测绘汽车周边200米以内的3D地形图并将其传至车载电脑中枢,为车载电脑控制提供数据参考,保证行车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激光测距雷达大多只有几个激光束发生器,利用范围扫描的激光束对车辆周围的景象进行扫描,但是这种测距雷达一次制成对激光束扫到的范围进行记录,需要激光测距雷达时刻进行高速的旋转才能完成全方位无死角的扫描,这就对激光测距雷达的旋转速度要求非常高,防止因为未扫描到障碍物或道路信息出现意外,从而对激光测距雷达的转动电机要求非常高,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新型车载雷达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新型车载雷达装置,包括上固定板、激光测距雷达,所述上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上固定板下方设置有中部固定板,所述中部固定板四周设置有至少四根支撑柱,所述中部固定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下方设置有服务接口,所述服务接口上插接有排线,所述中部固定板一端设置有防护凸台,所述上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激光测距雷达,所述激光测距雷达顶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激光测距雷达下端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电磁信息交换装置,所述激光测距雷达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激光发射矩阵,所述激光发射矩阵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头,所述激光发射矩阵前端设置有滤镜,所述激光发射矩阵旁边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上设置有计时模块,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上固定板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下方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散热叶片,所述电动机上方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电机座下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为阶梯轴型,所述支撑柱从所述中部固定板中间穿过后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柱下端固定在车顶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部固定板上,所述控制箱上表面同样设置有所述电磁信息交换装置,所述转轴和所述控制箱之间的两个所述电磁信息交换装置位置相对应,且之间的间隙为3mm-5mm。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信息交换装置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两个所述电磁信息交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单片机和所述控制箱内的控制主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0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形卡条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换向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