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系统及具备该制冷系统的冷藏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3361.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娟;陈晶晶;贾兆远;汤斌;邹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F25D29/00;F25B1/10;F25B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国爱***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循环回路 制冷系统 冷凝器 制冷空间 本实用新型 冷藏运输车 液态制冷剂 压缩制冷循环回路 制冷剂 储存制冷剂 分离压缩机 油液分离器 单独控制 储液罐 集液器 散热面 蒸发器 润滑油 压缩机 制冷 连通 投影 串联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及具备该制冷系统的冷藏运输车,制冷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制冷循环回路,每个制冷循环回路分别冷却不同制冷空间,每个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循环回路的制冷剂;油液分离器,用于分离压缩机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储液罐,用于储存制冷剂;集液器,用于收集液态制冷剂;蒸发器,设置于制冷空间内,用于对制冷空间的空气进行制冷;该两个以上的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两个以上的冷凝器,该两个以上的冷凝器被设置成散热面在投影方向上重叠,每个冷凝器都与每个制冷循环回路相连通,并且该两个以上的冷凝器在每个制冷循环回路中被串联地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立的制冷循环回路系统,可根据各室要求单独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具备该制冷系统的冷藏运输车。
背景技术
使用冷藏运输车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已经十分普及。冷藏运输车用冷冻机一般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内机主要包括蒸发器模块等,并且目前一个室外机配有一个制冷循环回路。
现有S/E(独立引擎)式冷冻机中,当发动机运转(ON),连续运转马达时,不可使压缩机停止运转(OFF),因而重复进行冷却-加温-冷却-加温的状态(参见图5中的5b)。在冷藏箱内具有多个冷冻冷藏室和多个蒸发器的情况下,需要在室外机中的冷凝器上安装三通阀等,即需要对制冷循环回路进行分歧处理。
如图1 所示,在冷藏运输车使用多个冷冻冷藏室的情况下,由于各冷冻冷藏室的温度带通常会有所不同,在一室的设定温度达到后,另一室的设定温度还没有达到的情况下,还必须使室外机(压缩机以及驱动源发动机等)一直运转。对于达到设定温度的室(假设为A室)在进行过冷运转,另一方面,由于其他的室在夺取A室的冷冻能力,从结果上来说,无法发挥全部的冷冻能力,无法独立进行温度控制,无法独立除霜。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若在A室用的室内机上配备加温机能的话,虽然可以维持设定温度,但是在冷冻运转运行的同时进行加温,是非效率化的运转模式,即产生了另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在A室到达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以仅关闭A室的室内机,让其他室的室内机单独继续运转,但是,为了确保制冷循环回路的可靠性,需要追加电磁阀,价格上涨的同时多室专用冷冻机与仅单室使用冷冻机的产品将无法共用,即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冷藏运输车的各个室的设定温度来进行单独控制的制冷系统及具备该制冷系统的冷藏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个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两个以上的制冷循环回路,每个制冷循环回路分别冷却不同的制冷空间,
所述每个制冷循环回路包括:
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循环回路的制冷剂,
油液分离器,用于分离压缩机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
储液罐,用于储存制冷剂,
集液器,用于收集液态制冷剂,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制冷空间内,用于对所述制冷空间的空气进行制冷,
该两个以上的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两个以上的冷凝器,该两个以上的冷凝器被设置成散热面在投影方向上重叠,每个冷凝器都与每个制冷循环回路相连通,并且该两个以上的冷凝器在每个制冷循环回路中被串联地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独立的制冷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各个制冷空间(例如冷冻/冷藏室)的设定温度进行单独控制。由此,可有效利用保温箱空间,实现互不影响的精确的温度控制,且可实现例如一室加温,一室冷冻/冷藏的运转,还可进行独立除霜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3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