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根苗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3807.4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亢宗静;辜运富;叶雷;李小林;田鸿;张小平;张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根苗 外盒 基质 周壁 育苗装置 装载 内盒 本实用新型 卡位结构 上端开口 桶状结构 菌根 育苗技术领域 底板 底板组成 根系观察 内盒底板 配合连接 容器育苗 盒底板 可拆卸 容纳腔 有效地 育苗杯 穿孔 根系 观察 土壤 培育 | ||
1.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装载外盒(1)和基质装载内盒(2);所述基质装载外盒(1)为由外盒周壁(11)和外盒底板(12)组成的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在外盒底板(12)上设置有卡位结构(3);所述基质装载内盒(2)为由内盒周壁(21)和内盒底板(22)组成的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在内盒周壁(2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穿孔(4);所述基质装载内盒(2)通过其内盒底板(22)所在的端部可拆卸地与卡位结构(3)配合连接;在内盒周壁(21)与外盒周壁(11)之间形成容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盒底板(12)上与内盒底板(22)对应的区域范围内设置有底孔(5),在内盒底板(22)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穿孔(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4)的直径为0.3mm~1.2mm;所述底孔(5)的直径为2cm~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3)为一圈环形的凸起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3)由四个间断设置的圆弧凸起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装载外盒(1)和基质装载内盒(2)均采用黑色PE材料制成;基质装载外盒(1)的外轮廓尺寸为直径11cm×高16cm;基质装载内盒(2)的外轮廓尺寸为直径7cm×高16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装载外盒(1)的外盒周壁(11)和外盒底板(12)之间可拆卸。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质装载内盒(2)内装有培育基质(6),在基质装载内盒(2)与基质装载外盒(1)之间的容纳腔内装有砂质土(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基质(6)为有机质土壤;所述砂质土(7)为河沙或珍珠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菌根苗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基质(6)装载至距离基质装载内盒(2)口部2cm~3cm处;砂质土(7)装载至距离基质装载内盒(2)口部2cm~3c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38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食用菌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立体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