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4366.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堂;冯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G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感测模块;传感器本体包括支撑体和悬臂,悬臂设置于支撑体上并包括固定端、自由端、及位于自由端和固定端之间的变形臂;固定端固定在支撑体内侧;自由端用于接受待测力;悬臂受力时产生变形;感测模块包括应变片;应变片固定设置在悬臂上,并对应悬臂变形产生感测信号;感测信号对应了悬臂受力的大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寿命长、测重准确且不易受到载荷波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称重常采用双层轿底加涡流传感器的称重方法:电梯的轿底为双层结构,双层轿底的中间为称重橡胶,当有载荷加在轿底时,称重橡胶就会变形,涡流传感器检测称重橡胶的变形量,转化为可读出的称重信号。该方案的称重装置在轿底,需要预留较深的电梯底坑,并且称重装置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安装、调试和维修难度大,轿厢不平衡时容易测量不准确。
电梯称重亦可采用绳头称重的方法,在电梯的顶端设置绳头板和安装板,将称重橡胶放置在绳头板和安装板中间,采用涡流传感器检测称重橡胶的变形量,转化为可读出的称重信号。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称重装置在轿底带来的问题,但是称重装置没有本质改变,依然采用称重橡胶加涡流传感器的方式,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上架设力传感器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感测模块;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支撑体和悬臂,所述悬臂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并包括固定端、自由端、及位于所述自由端和所述固定端之间的变形臂;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体内侧;所述自由端用于接受待测力;所述悬臂受力时产生变形;所述感测模块包括应变片;所述应变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悬臂上,并对应所述悬臂变形产生感测信号;所述感测信号对应了所述悬臂受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为一环形悬臂,所述环形悬臂下方形成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测量悬臂应变量的应变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槽的外周形成有第二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端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变形臂的轴向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端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支撑体的轴向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端突出所述支撑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变形臂的下表面,所述应变片用于感测所述变形臂的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自由端的下表面,所述应变片用于感测所述自由端的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随着所述悬臂变形做相应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随着所述悬臂变形相应地改变电阻值。
进一步地,所述感测模块包括多个应变片,多个所述应变片相互连接形成惠斯特电桥。
进一步地,所述感测模块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接收所述应变片产生的感测信号,并将该感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感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感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片和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金属丝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槽的外周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第三环槽呈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4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型检测分析池
- 下一篇:一种树脂胶状液体自动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