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8374.X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7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木标;刘谨菡;何玉林;吴会阁;李文平;王微微;王晓天;黄梦涛;马雷强;李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申超平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道 对向 互换 微型立交桥 丁字路口 左转车道 渠化 本实用新型 城市环境 直行车道 拥堵 直行 字路 架设 停滞 出行 行驶 | ||
1.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
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形成丁字路;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所述第一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所述第二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二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所述第三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三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二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一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三道路的直行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
所述第一道路的左转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二道路的直行车道与所述第三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三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和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微型立交桥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离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上设置有指示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设置的桥上部分和桥下部分;
相互交叉的两条车道,其中一条设置在桥上部分,另一条设置在桥下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桥上部分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与地平面齐平;
所述桥上部分的高度大于预设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上还设置有人行横道;所述桥上部分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上方,所述桥下部分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车道上均设置有指示标志。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口设置有绿化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与所述绿化区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所述第二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与所述绿化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与所述绿化区之间的距离均为1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83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雨水收集再利用公路结构
- 下一篇:无过街信号灯控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