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涡器引气装置及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2079.X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杰;薛亚波;吴丽军;陈潇;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环 导管 涡管 整流结构 空腔 航空发动机 引气装置 出气口 气流导向 压力损失 轴向方向 减小 平行 本实用新型 空腔连通 同心设置 输出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涡器引气装置及航空发动机,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用以减小从减涡管出来的气流的压力损失。该减涡器引气装置包括导管、支撑环以及减涡管,导管与支撑环同心设置且导管位于支撑环内侧,减涡管的出气口通过支撑环与支撑环和导管之间的空腔连通,空腔内设有整流结构,整流结构用于将经由减涡管的出气口输出至空腔内的气流导向至平行于导管的轴向方向。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环和导管之间的空腔内设了整流结构,整流结构用于将经由减涡管的出气口输出至空腔内的气流导向至平行于导管的轴向方向,以实现从减涡管出来气流的引导,减少气流朝向支撑环的周向方向扩散,减小了压力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涡器引气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目标之一是从压气机引气,尽量减小沿程的压力损失,以保证气体有足够的压力对高温部件进行冷却及封严。
目前较为成熟的发动机通常采用在压气机鼓筒上开孔的形式,经压气机盘腔进行内部引气,避免了外部管路引气带来的重量增加及风险。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在这种引气方式中,气流从流道经鼓筒孔,进入压气机盘腔,由高半径位置流向低半径位置,若任其以自由涡的形式继续发展,盘腔带动气流沿周向流动并形成涡流,气流损失较大。而在盘腔内安装减涡器,则可以引导气流的流动,避免自由涡流动,减弱涡流的发展,降低气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减涡器引气装置及航空发动机,用以减小从减涡管出来的气流的压力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涡器引气装置,包括导管、支撑环以及减涡管,所述导管与所述支撑环同心设置且所述导管位于所述支撑环内侧,所述减涡管的出气口通过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导管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用于将经由所述减涡管的所述出气口输出至所述空腔内的气流导向至平行于所述导管的轴向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设有与所述减涡管的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开口;或者,所述支撑环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减涡管的通孔。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结构包括板,所述板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环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的外壁密封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支撑环周向方向的两侧都设有所述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在所述支撑环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且各所述开口的两侧的所述板均匀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涡管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各所述减涡管分散设于所述支撑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设有一块所述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导管的中轴线共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包括平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减涡器引气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环和所述导管之间的空腔内设了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用于将经由减涡管的所述出气口输出至所述空腔内的气流导向至平行于所述导管的轴向方向,以实现从减涡管出来气流的引导,减少气流朝向支撑环的周向方向扩散,减小了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2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耐磨潜水泵
- 下一篇:一种化工泵防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