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毂刹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5648.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普雷博制动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分泵 刹车片 活动连接有 紧固螺丝 壳体正表面 安全性能 刹车底板 上下两端 制动效果 活塞杆 正表面 壳体 刹车 本实用新型 受力均匀 不均匀 总成本 弹簧 受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毂刹总成,包括壳体,壳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刹车底板,刹车底板正表面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之间设有弹簧,壳体正表面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刹车分泵和第二刹车分泵。本实用新型在壳体正表面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刹车分泵和第二刹车分泵,并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作用,可使本毂刹在刹车的过程中,具有受力均匀、制动效果稳定和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毂刹都只是单个刹车分泵控制刹车片,导致其在刹车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制动效果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毂刹总成。
背景技术
毂式刹车应用在汽车上面已经近一世纪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它强大的制动力,使得毂式刹车现今仍配置在许多车型上,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片接触刹车毂内缘,再由接触产生的磨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毂刹由刹车底板、刹车分泵、刹车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和刹车鼓所组成,目前一般安装于后轮,但现有的毂刹都只是单个刹车分泵控制刹车片,导致其在刹车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制动效果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毂刹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毂刹总成,具备两个刹车分泵控制刹车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毂刹都只是单个刹车分泵控制刹车片,导致其在刹车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制动效果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毂刹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刹车底板,所述刹车底板正表面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壳体正表面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刹车分泵和第二刹车分泵,所述第一刹车分泵和第二刹车分泵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且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末端分别与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勾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刹车片和第一刹车片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腰形孔,且腰形孔的直径大于第一紧固螺丝的直径二到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不锈钢材料,且在其内部嵌设有圆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正表面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紧固螺丝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刹车分泵和第二刹车分泵,并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作用,可使本毂刹在刹车的过程中,具有受力均匀、制动效果稳定和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毂刹都只是单个刹车分泵控制刹车片,导致其在刹车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制动效果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刹车分泵、3弹簧、4第二活塞杆、5第二刹车片、6第二刹车分泵、7刹车底板、8第一紧固螺丝、9第一活塞杆、10第一刹车片、11第二紧固螺丝、12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普雷博制动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普雷博制动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5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