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降噪轮罩结构及使用该轮罩结构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2887.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刘飞;黄伟东;董保杰;孟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0R1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罩 降噪 汽车 轮胎 本实用新型 双层轮罩 隔音腔 车内 车身 上下方向间隔 车内噪音 轮边电机 轮胎外形 汽车领域 组件包括 封闭 刚性轮 舒适性 中空的 中空 爆胎 泥水 罩设 匹配 噪音 乘客 传递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降噪轮罩结构及使用该轮罩结构的汽车。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身上对应于轮胎处安装有用于降低车内噪音的轮罩结构,该轮罩结构包括与轮胎外形匹配的用于罩设轮胎的轮罩组件,所述轮罩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以形成中空、封闭的隔音腔的两刚性轮罩。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降噪轮罩结构采用双层轮罩,利用两轮罩之间封闭、中空的隔音腔降低由轮边电机传递至车内的噪音,避免轮胎所甩的泥水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双层轮罩大大提高了支撑强度,降低爆胎对车内乘客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降噪轮罩结构及使用该轮罩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纯电动客车基本都是采用直驱形式。随着人们对客车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直驱形式由于车内空间利用率较低,已不能满足车辆布置要求,纯电动客车的动力形式也由直驱慢慢向轮边驱动方向发展。但轮边电机所产生的噪音受轮罩结构及工况环境限制,给轮罩处降噪增加了很大的实施难度,因此轮罩处的降噪显得尤为重要。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2349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轮罩衬板,包括由PP塑料制成且罩设于汽车轮胎上部的轮罩衬板本体,在该轮罩组件内表面设置有PET针刺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用于增强轮罩的抗石击能力及降噪效果。在该实用新型中无纺布层通过吸塑成型工艺固接在轮罩衬板本体的外侧(朝向轮胎的一侧),长期受轮胎造成的甩泥、甩水的影响,致使隔音、降噪效果均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降噪轮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罩的消音层容易受轮胎所甩泥水的影响、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轮罩结构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降噪轮罩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1:汽车降噪轮罩结构,包括与轮胎外形匹配的用于罩设轮胎的轮罩组件,所述轮罩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以形成中空、封闭的隔音腔的两刚性轮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降噪轮罩结构采用双层轮罩,利用两轮罩之间封闭、中空的隔音腔降低由轮边电机传递至车内的噪音,避免轮胎所甩的泥水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双层轮罩大大提高了支撑强度,降低爆胎对车内乘客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汽车降噪轮罩结构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2:定义所述两刚性轮罩中靠近轮胎一侧的为第一轮罩、远离轮胎一侧的为第二轮罩,第一轮罩和/或第二轮罩由静音钢板制成。采用静音钢板进一步增强了降噪效果。
在汽车降噪轮罩结构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3:所述轮罩组件包括水平段及分别位于水平段两端的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段,水平段与倾斜段的连接处倒圆角。利用水平段与倾斜段倒圆角结合增大了用于容纳轮胎及轮边电机的空间。
在汽车降噪轮罩结构的技术方案1或2或3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4:所述两刚性轮罩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固定两刚性轮罩的支撑梁。焊接支撑梁加工方便,连接牢固。
在汽车降噪轮罩结构的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5:所述支撑梁有多根,多根支撑梁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于隔音腔内。
在汽车降噪轮罩结构的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6:处于两刚性轮罩前后两端的支撑梁与两刚性轮罩密封连接以将两刚性轮罩之间的间隔封闭形成所述隔音腔。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采用的技术方案1: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身上对应于轮胎处安装有用于降低车内噪音的轮罩结构,该轮罩结构包括与轮胎外形匹配的用于罩设轮胎的轮罩组件,所述轮罩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以形成中空、封闭的隔音腔的两刚性轮罩。
在汽车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得到技术方案2:定义所述两刚性轮罩中靠近轮胎一侧的为第一轮罩、远离轮胎一侧的为第二轮罩,第一轮罩和/或第二轮罩由静音钢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2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