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3236.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8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包能远;杨国红;丁学锁;王晓平;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管 进液 电积铜 本实用新型 对流喷射 电解槽 电解液 铜电解 充分混合 活动接头 进液总管 生产过程 物理外观 运行过程 堵塞物 对流口 电积 均布 排出 始端 尾端 应用 接通 生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沿电解槽槽的两侧安装相对的一对进液底管,两进液底管的始端与进液总管相接通,两进液底管的尾端分别安装有排出堵塞物的活动接头,两进液底管上均布有相对的溶液对流口。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保证了电积生产过程中的电解液充分混合,电解液成分、温度等条件在整个电解槽内分布相对均匀,提高了电积铜的物理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积铜生产过程中,使电解液在阴极两侧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电解槽,电解液在阴阳极之间产生自然对流,阴极附近区域电解液向上流动,减小阴极附近浓差极化,阳极区域电解向下流动,加速边境扩散,溶液在电解槽内高速流动,但是电解槽内溶液的温度、浓度分布不均匀,不能保证阴极铜质量的正常析出,对阴极的析出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沿电解槽槽的两侧安装相对的进液底管,两进液底管的始端与进液总管相接通,两进液底管的尾端分别安装有排出堵塞物的活动接头,两进液底管上均布有相对的溶液对流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接头为分别安装于两进液底管的尾端的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使电解液在阴极两侧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电积槽,电解液在阴阳极之间产生自然对流,阴极附近区域电解液向上流动,减小阴极附近浓差极化, 保证电积脱铜条件可控;使溶液成分、温度等条件在整个电积槽内分布相对均匀,减少浓差极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口 2-进液底管 3-溶液对流口 4-对流溶液 5-活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铜电解生产电积铜的对流喷射装置,将DN40的CPVC进液底管2分别置于电解槽槽壁两侧,分别在进液底管上开直径为Φ6的溶液对流口3为24个,并在两进液底管尾部安装两个DN40活动接头5,两进液底管的始端与进液总管相接通,进液总管的进液口1开于其中部。
电积铜生产过程中,通过两进液底管2使电解液在阴极两侧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电解槽,电解液在阴阳极之间产生自然对流,阴极附近区域电解液向上流动,减小阴极附近浓差极化,阳极区域电解向下流动,加速边境扩散,溶液在电解槽内高速流动,使电解槽内溶液的温度、浓度分布更加均匀,保证阴极铜质量的正常析出,在长期生产运行中对流装置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可随时拆卸两进液底管尾部安装的活动接头,将管道内部堵塞的溶液杂质结垢排出,排出后在两进液底管尾部分别安装活动接头,继续使用,提高两进液底管溶液对流量,提高了电积铜的物理外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3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高纯钛的电解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铜电解槽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