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撞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8313.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2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立高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B21D53/46;B30B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电机 触发 控制装置 大电机 上下运动 感应杆 机头 本实用新型 防误触 模具杆 撞钉 转动 驱动 机头顶端 停止运动 导套座 套座 加工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撞钉机,机头上设置有防误触机构,防误触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头一侧的小电机,以及设置在机头顶端的大电机,机头一侧设置有受到大电机驱动可以上下运动的模具杆,机头一侧中还设置有受到小电机驱动可以上下运动的感应杆,小电机一侧设置有可触发小电机的第一控制装置,机架一侧设置有壳触发大电机的第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启小电机令带动感应杆在导套座中上下运动,小电机每次启动仅转动一圈,在小电机转动一圈后会触发第一控制装置令小电机停止运动,感应杆向导套座下方运动时,若不受到阻力则会触发第二控制装置,进而触发大电机开始运作带动模具杆下降对产品进行加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撞钉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半自动撞钉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半自动撞钉机结构一般包括,机头2,在机头2上安装有一台大电机50,大电机50连接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与模具杆61的一端连接,模具杆61滑动连接于安装在机头2上的导套座39中。大电机50通过带动驱动结构66运作,可以驱动模具杆61在导套座39中上下运动。通过在模具杆61远离驱动结构66的一端安装模具可以对不同的类型的扣件进行加工操作。
虽然该现有技术能够对扣件进行高效的加工,但是该设备是由大功率的电机进行驱动的,人手误触模具等部位时,极容易对人手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撞钉机,其优势在于能够避免人误触设备,对人造成意外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撞钉机,包括机架,机架的顶端安装有机头,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震动传送机构,所述机头中还安装有推送机构,机头上还设置有防误触机构,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头一侧的小电机,以及设置在机头顶端的大电机,所述机头一侧设置有受到大电机驱动可以上下运动的模具杆,所述机头一侧中还设置有受到小电机驱动可以上下运动的感应杆,所述小电机一侧设置有可触发小电机的第一控制装置,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壳触发大电机的第二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小电机令带动感应杆在导套座中上下运动,小电机每次启动仅转动一圈,在小电机转动一圈后会触发第一控制装置令小电机停止运动,感应杆向导套座下方运动时,若不受到阻力则会触发第二控制装置,进而触发大电机开始运作带动模具杆下降对产品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为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为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在小电机的一侧,所述小电机连接有可触发第一接近开关的触发件,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在机头一侧,所述感应杆上设置有可触发第二接近开关的触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电机驱动触发件转动触碰出第一接近开关,实现电机停止运作,感应杆不受阻力的下降时,感应杆上的触发件触发第二接近开关,实现大电机启动运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电机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小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伸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小电机的电机功率较小,因此小电机所驱动的结构受阻时,会使小电机无法转动,导致小电机短路受损,设置伸缩结构令小电机所驱动的结构受阻时依旧能够留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令小电机带动其所驱动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杆远离小电机一端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连接有具有空腔的弹簧套,所述弹簧套中设置有滑动连接的弹簧轴,所述弹簧轴外设置有保护弹簧,所述弹簧轴一端位于弹簧套中,且弹簧轴位于弹簧套中的一端尺寸较大,而弹簧套靠近弹簧轴一端的开口较小,所述弹簧轴位于弹簧轴外的一端连接有可驱动感应杆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杆时,因为连接柱时滑动连接于弹簧套中的,因此连接柱会与弹簧轴分离,但是弹簧轴不会脱出于套换套,使得小电机依旧能够转动而不会短路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立高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立高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8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五金加工用冲床
- 下一篇:传感器双向针脚可调式折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