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式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0309.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佘锦华;赵娟;谢桂辉;孙凯;魏彦峰;王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04;A63B22/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行星减速箱 伺服步进电机 光电编码器 踏板 控制板 曲柄 显示器 控制显示机构 踏板转动机构 信息获取机构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齿轮啮合 康复装置 训练模式 支撑机构 下肢 人体工程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式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装置,包括踏板转动机构、信息获取机构、控制显示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踏板转动机构包括踏板、曲柄、行星减速箱和伺服步进电机,所述信息获取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所述控制显示机构包括控制板和显示器,所述行星减速箱、伺服步进电机、光电编码器、控制板和显示器均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踏板与曲柄连接,所述曲柄连接一第一齿轮,所述行星减速箱连接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伺服步进电机与行星减速箱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踏板上,所述光电编码器连接一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控制板与显示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符合人体工程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式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由中风、偏瘫等引起的平衡协调功能障碍病例呈现上升趋势。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平衡协调功能与本体的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能力、肌力与耐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的病例统计表明,平衡协调功能障碍的患者通常不能意识躯体的空间位置和姿态,并由此丧失合理的动作反应,比如出现动作分解、肌肉收缩和松弛不及时等现象。现代物理治疗学实践证明,通过物理训练可以重新启动被抑制的神经通路,逐步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平衡协调功能。物理训练可分为徒手的训练和借助器械的训练两种,其中,借助器械的训练通常会比徒手训练具有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很多研究机构已经陆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科学研究证明,不间断的肢体训练对维持老年人的体格健壮和生活质量是非常有效的,为此多数老人活动场所都提供了一些肢体训练装置。然而,传统的肢体训练装置都采用配重载荷调节方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训练装置是为体格健壮者设计的,对患者既不舒服也不适用;载荷调节困难且不连续;没有提供安全保护功能判断老人的训练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连续调节载荷、安全舒适的脚踏式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式下肢多训练模式康复装置,包括两组踏板转动机构、两组信息获取机构、控制显示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踏板转动机构包括踏板、曲柄、行星减速箱和伺服步进电机,所述信息获取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所述控制显示机构包括控制板和显示器,所述行星减速箱、伺服步进电机、光电编码器、控制板和显示器均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可调节,所述踏板与曲柄连接,所述曲柄连接一第一齿轮,所述行星减速箱连接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伺服步进电机与行星减速箱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踏板上,所述光电编码器连接一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控制板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采集踏板受到的压力,并将压力值传递给控制显示机构,所述光电编码器用以采集踏板的转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踏板的转动信息传递给控制显示机构,所述控制板用以接收踏板的转动信息和踏板受到的压力,并控制伺服步进电机输出的力矩的大小,所述显示器用以显示踏板受到的压力和踏板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转动机构沿支撑机构的中心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间固定设置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上放置行星减速箱和伺服步进电机,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用以固定光电编码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根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套设连接的支撑杆上端和支撑杆下端,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锁扣,所述锁扣用以固定支撑杆上端和支撑杆下端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显示机构还包括能够伸缩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上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控制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0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脚康复运动机
- 下一篇: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