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临时支撑体系的升降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6796.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然;王勇;赵永波;王岗;袁飞;王来荣;杨再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中航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蒋晗 |
地址: | 6502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支撑体系 升降支撑装置 千斤顶 下护筒 上护筒 本实用新型 角钢焊接 手柄位置 倒扣 底端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临时支撑体系的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千斤顶(1)、下护筒(2)和上护筒(3),所述千斤顶(1)置于下护筒(2)内,且下护筒(2)在对应千斤顶起重手柄位置上下开一条通槽(4),下护筒(2)通过角钢焊接在临时支撑体系下方的基础承台上,所述上护筒(3)倒扣在千斤顶(1)的顶端,上护筒(3)通过角钢焊接在临时支撑体系的底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水下支撑体系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升降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临时支撑体系的升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临时支撑体系由组合贝雷架、承压板及在其上搭设的脚手架组成,在整体现浇小型跨河拱桥时需要搭设支架,由于在河道中无法有效搭设支架,就需要利用桥梁两侧的桥台先搭设临时支撑,然后再在其上搭设脚手架,这样可不需要在河流截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采用该法搭设的临时支撑体系在正式施工前需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以设置预拱度、标高等相关参数。当这种传统临时支撑体系在预压后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则采用调整上部脚手架钢管长度或在桥梁底模板下增设垫块等措施,操作极为不便且费工费时,不好拆模。
若在搭设临时支撑体系时,在临时支撑体系与基础承台之间增加一种升降装置,即可按设计要求进行整体升降,并且在拆模时同时操作升降装置即可使临时支撑体系整体下降,达到整个主拱圈底模板同时脱离混凝土表面的目的。该升降装置根据临时支撑体系承重荷载及宽度对称选择相应的布置数量、间距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临时支撑体系的升降支撑装置,主要用于临时支撑体系在水中时需要进行升降作业,如跨河的现浇桥梁进行梁底模板整体拆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临时支撑体系的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千斤顶、下护筒和上护筒,所述千斤顶置于下护筒内,且下护筒在对应千斤顶起重手柄位置上下开一条通槽,下护筒通过角钢焊接在临时支撑体系下方的基础承台上,所述上护筒倒扣在千斤顶的顶端,上护筒通过角钢焊接在临时支撑体系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下护筒的内径与所用千斤顶底直径匹配,下护筒的高度为千斤顶无升降时高度的2/3。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筒的直径小于下护筒的直径,上护筒的高度为千斤顶无升降时高度的1/2。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筒靠近支撑体系的一端设有钢板,钢板面积大于上护筒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为机械式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千斤顶、下护筒和上护筒。下护筒为直径根据选用的千斤顶底直径大小确定,下护筒高度为选用千斤顶无升降时高度的2/3;上护筒直径比下护筒直径小1cm,上护筒高度为选用千斤顶无升降时高度的1/2。下钢护筒焊接在临时支撑体系并固定千斤顶用,上钢护筒主要用来扩大千斤顶与支撑体系的接触面积,使支撑体系更加稳定。在下护筒相对于千斤顶起重手柄位置上下开一条槽,使起重手柄上下可以活动,达到起重机升降的目的。所述升降装置的布置数量、间距及机械式千斤顶的规格应根据临时支撑体系承重荷载及宽度对称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水下支撑体系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只给出了一个升降装置,且工字钢长度进行缩略,仅用于示意;
图中标记:1-千斤顶,2-下护筒,3-上护筒,4-通槽,5-钢板,6-角钢,7-第一工字钢,8-第二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中航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中航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6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