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悬架螺旋弹簧耐久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4947.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盘 导杆 通孔 圆槽 连接盘 底座 耐久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螺旋弹簧 汽车悬架 导向套 上端 下端 螺旋弹簧套 顶部中心 螺母连接 上下运动 试验场地 试验成本 试验过程 试验数据 对角 弹簧 配合 穿过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螺旋弹簧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盘、连接盘和导杆,固定盘连接在底座的顶部,固定盘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底座的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固定盘具有第一圆槽,连接盘具有第二圆槽,第一圆槽内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导向套,导杆的上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导向套和第二通孔并与对角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螺母连接,导杆能相对于固定盘、底座上下运动,被测螺旋弹簧套在导杆外,且上端与连接盘的顶部接触、下端与固定盘的底部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与导杆配合,既能有效防止弹簧在试验过程中弹出,节约试验场地,降低试验成本,又能够更加准确的得出试验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螺旋弹簧耐久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螺旋弹簧作为汽车悬架的一部分,通常安装在车身和下摆臂之间的空间内,主要是起着削减地面起伏引起的振动,支撑悬架,提升车辆舒适性的作用。如果螺旋弹簧失效,会导致车辆重心偏移,车辆操控性降低,同时舒适性下降。因此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螺旋弹簧耐久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现有的用于试验汽车螺旋弹簧耐久性的设备外面都加有防护网,以免试验过程中弹簧弹出误伤试验人员,因此非常浪费试验场地,且会增加试验成本。
CN204649409U公开了一种螺旋弹簧耐久试验工装,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被测弹簧的第一弹簧底座,所述第一弹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在测试时穿过被测弹簧的导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作动器连接的作动器连接头;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被测弹簧的第二弹簧底座,所述第二弹簧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应于所述导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使所述导杆自由通过的通孔。该装置能够同时对两个弹簧进行试验,同时也能防止弹簧弹出的情况发生,但是上述结构复杂且测试准确性不够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试验结果准确、结构简单却能防止试验过程中弹簧弹出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螺旋弹簧耐久性试验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试验装置结构复杂,试验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汽车螺旋弹簧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盘、连接盘和导杆,固定盘连接在底座的顶部,固定盘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底座的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固定盘具有第一圆槽,连接盘具有第二圆槽,第一圆槽内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导向套,导杆的上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导向套和第二通孔并与对角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螺母连接,导杆能相对于固定盘、底座上下运动,被测螺旋弹簧套在导杆外,且上端与连接盘的顶部接触、下端与固定盘的底部接触。
较佳的,导向套的高度大于第一圆槽的高度;螺母的对角长度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进一步,底座的断面呈“几”字形,且其侧面与底部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板。
较佳的,导杆的上端套设有衬套。
较佳的,固定盘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均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固定盘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较佳的,连接盘上设有多个作动器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在固定盘和连接盘上设置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能够有效的防止弹簧弹出,弹簧不管是在压缩还是回弹的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保证了弹簧始终受到竖直方向的力,避免了回弹或压缩过程中弹簧本身的形变造成受力不是竖直方向上而引起的试验误差,从而提高了耐久性试验的精准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且能有效的放置弹簧断裂弹出伤人,节约了试验的场地,降低了试验的成本,提高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4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面体配合部的研磨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三机一体平台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