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9910.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康;温建民;吴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B60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2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二次绕组 轨道交通牵引 制式 三绕组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 交流牵引 外部电源 一次绕组 轨线 市域 变压器 城市轨道交通 三角形接线 电力电源 附属系统 工程投资 工作电源 节约设备 铁芯组件 运行管理 直流牵引 工作量 电源 牵引 城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包括主变电所,主变电所内安设有三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包括铁芯组件,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110kV一次绕组,用于向直流牵引制式的城区线提供工作电源和向交流牵引制式的市域快轨线提供电力电源的35kV二次绕组,以及用于向交流牵引制式的市域快轨线提供第一牵引电源的27.5kV二次绕组;所述110kV一次绕组为Y形接线,所述35kV二次绕组以及所述27.5kV二次绕组至少一个为三角形接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能够节省外部电源工程投资、节省110kV变压器数量、节省110kV变压器附属系统数量、减少运行管理工作量及运行人员数量、节约设备用房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近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随着远城区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增长,采用交流27.5kV牵引制式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越来越多,如北京、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均建设或规划了大量交流牵引制式的市域线。
而采用交流27.5kV牵引制式后,由于牵引变压器结构及电压等级与一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使用的既有变压器均不相同,所以必须设置独立的牵引变电所,从而需要单独引入外部电源、并建设独立的设备用房,造成城市电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工程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具有 110kV、35kV以及27.5kV的三绕组变压器,同时具备了城轨道交通主变压器降压功能和交流牵引的牵引变压器功能,从而可以实现主变电所与牵引变电所的电气及土建合建,为电力和土地资源共享提供条件,节省工程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包括主变电所,所述主变电所内安设有三绕组变压器;所述三绕组变压器包括铁芯组件,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110kV一次绕组,用于向直流牵引制式的城区线提供工作电源和向交流引制式的市域快轨线提供电力电源的35kV二次绕组,以及用于向交流牵引制式的市域快轨线提供第一牵引电源的27.5kV二次绕组;所述110kV一次绕组、所述35kV二次绕组以及所述27.5kV二次绕组均缠绕于所述铁芯组件上;所述110kV一次绕组为Y形接线,所述35kV二次绕组以及所述27.5kV二次绕组至少一个为三角形接线。
进一步,所述铁芯组件包括叠合的若干硅钢片,且所述铁芯组件为三柱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27.5kV二次绕组靠近所述铁芯组件,所述110kV一次绕组位于所述铁芯组件外侧,所述35kV二次绕组位于所述27.5kV二次绕组与所述110kV一次绕组之间。
进一步,所述35kV二次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所述27.5kV二次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延边三角形接线。
进一步,还包括接地变压器,于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引出中性线。
进一步,所述35kV二次绕组为Y形接线,所述27.5kV二次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延边三角形接线。
进一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有两个,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电力电源均与两个所述三绕组变压器的所述35kV二次绕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电源包括向直流牵引制式的城区线提供的第二牵引电源和向直流牵引制式的城区线提供的动力照明电源。
进一步,所述城区线为采用直流牵引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线。
进一步,所述市域快轨线为采用交流27.5kV牵引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9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