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燃滑油检验转换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2249.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艳;王兴涛;牛子英;陈飞;高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滑油 三通阀门 双通阀门 检验 转换 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 试验和维护 低温低压 高温高压 开关转换 流向转换 试验效率 大流量 滑油腔 检验腔 可移动 燃油腔 试验件 小流量 车架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燃滑油检验转换管路系统,为检验燃油—滑油散热器的燃油腔和滑油腔温度及压力变化,检验效率高,实验时间短且操作方便;包括多个三通阀门和双通阀门组成的转换管路,可实现两试验件的两检验腔同时进行检验,另外,通过控制三通阀门的流向转换和双通阀门的开关转换实现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滑油和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滑油之间的切换,使得散热器试验可两通路同时进行,降低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将三通阀门和双通阀门集成到可移动的转换管路车架上,结构紧凑,方便安装试验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滑油散热器内腔温度和压力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燃滑油检验转换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航空发动机中的动力传输系统仍以机械传动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其可靠工作取决于润滑系统的好坏。燃油—滑油散热器主要是根据发动机滑油系统具体的性能指标,对一般工业上使用的散热器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滑油系统对滑油散热的要求。而这种散热器在测试时,需要检验进入其燃油腔和滑油腔的宏观温度及压力的变化,从而分析出燃油腔和滑油腔的内阻力及换热效率;
目前的检验系统中,需要向其燃油腔内输入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油和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油进行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检验;同时还要想向其滑油腔内输入高温高压大流量滑油和低温低压小流量滑油进行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燃滑油检验转换管路系统,为检验燃油—滑油散热器的燃油腔和滑油腔温度及压力变化,检验效率高,实验时间短且操作方便。
一种散热器燃滑油检验转换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八个三通阀门和四个双通阀门,所述第一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油的进油口,所述第一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油的进油口,并在所述第一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上安装所述第一个双通阀门,所述第一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第一试验件的燃油进油口相通;所述第二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所述第一试验件的燃油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二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油的出油口,所述第二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油的出油口;
所述第三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油的进油口,所述第三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第二试验件的燃油进油口相通,所述第三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油的进油口,并在所述第三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上安装所述第二个双通阀门;所述第四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所述第二试验件的燃油出油口相通,所述第四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燃油的出油口,所述第四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燃油的出油口;
所述第五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滑油的进油口,所述第五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滑油的进油口,并在所述第五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上安装所述第三个双通阀门,所述第五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第一试验件的滑油进油口相通;所述第六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所述第一试验件的滑油出油口相通,所述第六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滑油的出油口,所述第六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滑油的出油口;
所述第七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滑油的进油口,所述第七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第二试验件的滑油进油口相通,所述第七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滑油的进油口,并在所述第七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上安装所述第四个双通阀门;所述第八个三通阀门的C接口经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后与所述第二试验件的滑油出油口相通,所述第八个三通阀门的A接口为高温高压大流量滑油的出油口,所述第八个三通阀门的B接口为低温低压小流量滑油的出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航航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2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