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线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0664.4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乔磊;张晓玲;张小委;王元月;李景贺;胡景清;陈跃文;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B65H49/32;B65H67/04;B65H75/14;B65H7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盘 孔板 本实用新型 放线装置 后轴承座 汽车电线 前轴承座 线轴支架 导向杆 导向锁 自适应 拉簧 立槽 线轴 轴筒 打结 可拆卸挡板 挡板 活动挡板 连接活动 下线效率 相邻位置 自动夹紧 连接管 连接孔 斜口槽 上套 套接 松散 封闭 | ||
1.一种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轴支架(1)、自适应线轴(2)和导向锁存机构(3),其中线轴支架(1)上设置有安装自适应线轴(2)的槽位;自适应线轴(2)包括轴(21),设置于轴(21)上的前轴承座(22)和后轴承座(24)以及套接于前轴承座(22)和后轴承座(24)上的轴筒(23),轴筒(23)上套接活动挡板(25),前轴承座(22)的相邻位置设置可拆卸挡板(26);导向锁存机构(3)包括孔板(31)和导向杆(32),孔板(31)一端有开口,另一端开有孔,导向杆(32)固定在孔板(31)的开口端且将开口封闭形成通孔;导向锁存机构(3)设置在立槽板(11)上的斜口槽位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线轴支架(1)包括立槽板(11)以及设置于立槽板(11)上的连接孔,立槽板(11)上设置有安装自适应线轴(2)的斜口槽位,相邻立槽板(11)之间通过连接管(12)对接所述连接孔组成线轴支架(1);孔板(31)一端有U型开口,另一端开有孔,导向杆(32)固定在孔板(31)的U型开口端且将U型开口封闭形成U型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挡板(26)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于前轴承座(22)上,前轴承座(22)上设置有拉簧(27),拉簧(27)连接活动挡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轴筒(23)上设置有沿轴筒(23)轴向贯通的导向槽,活动挡板(25)外部套接于轴筒(23)上, 内部穿过轴筒(23)上的导向槽套接于轴(21)上,活动挡板(25)可沿轴筒(23)上的贯通的导向槽轴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线轴(2)中的轴(21)两端卡接在线轴支架(1)中相邻立槽板(11)之间的斜口槽位内,导向锁存机构(3)设置在立槽板(11)上的斜口槽位一侧,同时保持孔板(31)的U型开口端与自适应线轴(2)的轴筒(23)处于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槽板(1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连接孔,通过连接管(12)的对接实现线轴支架(1)的横向扩展;立槽板(11)上的斜口槽位设置多组和多层,相邻立槽板(11)之间可设置多个自适应线轴(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2)对接所述连接孔的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轴(2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在立槽板(11)斜口槽位内的限位凸台或限位槽所述孔板(31)为L型结构,其中L型的长边上开有孔,短边开有U型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挡板(26)通过蝶形螺栓(28)固定于前轴承座(22)上;前轴承座(22)上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拉板(29),拉板(29)连接拉簧(27);所述前轴承座(22)有开孔,拉簧(27)穿过所述开孔与轴筒(23)内部的活动挡板(2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簧(27)设置两个以上且连接活动挡板(25)后使活动挡板(25)受力均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1)上设置有用于对轴(21)进行锁止或减速的棘轮;所述轴筒(23)上同轴设置有用于加大轴筒直径的过渡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06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