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142.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祥;屈海洋;刘劲;王虎高;李春明;王军民;刘健;李达;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座 车体 固定设置 底架 侧板 起吊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轨道车辆 连接板 倾斜边 起吊 绳索 顶板下表面 纵向中心线 侧板平行 定位机构 横向中心 连接固定 紧固件 牵引杆 线对称 转向架 车重 平行 架设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底架上的四个牵引座,所述四个牵引座关于车体底架的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牵引座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底架上,所述侧板平行于纵向方向,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边。本实用新型利用车体底架上固定设置的四个牵引座的倾斜边来定位起吊用的两根绳索,牢固可靠,便于绳索的架设和取出,该牵引座用于连接固定转向架上的牵引杆,省去了单独的车体起吊定位机构,节省了成本,减轻了车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车辆因具有地形地貌适应性强、土地占用少、透光性好,乘客视野开阔、走行部采用橡胶轮噪音低、震动小、建设周期短、相对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和地质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广泛运用,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初期,仅重庆市具有成熟运营业绩。现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均采用中心牵引的方式牵引力的传递。对车辆进行起吊时,需要设置独立的起吊定位机构,如专利文献1(CN204279471U)和专利文献2(CN106114546A)中公开的起到定位机构,而起吊机构的使用频率极低,在整个车辆的运营期间内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设置独立的起吊机构增加了车辆的成本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在运营期间闲置,减轻车辆的重量,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底架上的四个牵引座,所述四个牵引座关于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车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牵引座具有用于起吊定位的倾斜边。
所述牵引座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底架上,所述侧板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边,所述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方向是车辆的行驶方向,横向方向是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边与顶板的夹角为25°-70°。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也与顶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设置可以加强侧板之间以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牵引座的刚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均采用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车体底架上固定设置的四个牵引座的倾斜边来定位起吊用的两根绳索,牢固可靠,便于绳索的架设和取出,该牵引座用于连接固定转向架上的牵引杆,从而省去了单独的车体起吊定位机构,节省了成本,减轻了车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牵引座安装于车底底架上的示意图;
图2为牵引座的立体图;
图3为牵引座的仰视图;
图4为牵引座的侧视图;
图5为俯视车辆时车体底架和转向架的示意图;
图6为俯视车辆时车辆起吊的起吊点示意图;
图7为侧视车辆时车辆起吊的起吊点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