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8534.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亚登;孙悦;刘炳君;冯乾隆;李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40/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碰撞 处理器 中央处理模块 前方车辆 本实用新型 车辆碰撞 预防系统 警示灯 感知 雷达 采集 双目摄像头 主动安全性 比对信息 机器视觉 速度信息 图像信息 一端连接 刹车 警报 发送 室内 驾驶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内的防碰撞处理器,防碰撞处理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采集前方车辆距离及速度信息的雷达和用于采集前方车辆图像信息的双目摄像头,防碰撞处理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警示灯,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防碰撞处理器发送的与前方车辆的比对信息并通过警示灯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识别更加智能,充分利用了雷达和机器视觉各自的优点,因此得到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同时在碰撞要发生时,能够自动进行刹车,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道路上的机动车辆也随之增多,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又以变道行驶、后车追尾等后方来车产生的事故占了大多数。特别是在车辆较多的城市以及大雾等天气较差的行驶工况下,驾驶员很难掌握距离前车的距离而导致追尾甚至严重的碰撞事故发生。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需要提供一种智能驾驶辅助装置,来辅助驾驶员尽可能的降低碰撞事故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多涉及预防碰撞前车的预警系统或方法,但大多单独采用雷达作为前车距离和速度的采集装置,作为是否预警的唯一依据。受道路其他信息的干扰,该种方法往往存在虚报警的情况。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防碰撞方法也开始应用。但图像采集往往受天气等情况影响较严重。同时,目前大多数的警示措施仅仅停留在声音或灯光提示的层面上,当碰撞在所难免时,未能做出主动避障措施,因此也没有从根本上防止碰撞事件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基于雷达和双目摄像头来检测前方的车辆,把雷达和双目摄像头获得的信息结合分析后做出综合的判断,最大限度的防止汽车碰撞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内的防碰撞处理器,防碰撞处理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采集前方车辆距离及速度信息的雷达和用于采集前方车辆图像信息的双目摄像头,防碰撞处理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警示灯,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防碰撞处理器发送的前方车辆距离及速度信息并与设定值比较,警示灯用于在前方车辆距离及速度信息超过预设值后发出警报。
具体的,雷达包括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分别设置在车辆前保险杠的左右两侧,通过滤波单元与防碰撞处理器连接,滤波单元用于对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进一步的,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为中距离毫米波雷达。
具体的,双目摄像头设置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上方,通过图像处理单元与防碰撞处理器连接,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结果发送给防碰撞处理器。
具体的,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用于对车辆进行紧急制动的主动制动系统。
具体的,防碰撞处理器还与原车信号接口连接,原车信号接口用于将原车电源和总线数据信息发给送防碰撞处理器进行比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感知技术的车辆碰撞预防系统分别通过双目摄像头和雷达采集前方车辆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和图像信息,防碰撞处理器接收前方车辆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和图像信息并进行比对,将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由中央处理模块通过警示灯发出报警,提醒车内人员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8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