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融沉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5572.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民;叶胜蓝;石繁;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地址: | 33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壁 外隔离板 中间挡板 路基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底座顶部 路基结构 内隔离板 位置通过 胶水 渗水 通风 填充物 底部外壁 顶部安装 顶部外壁 隔热效果 螺栓固定 内部空腔 使用寿命 中间通孔 承重力 反射层 接触孔 气囊 通孔 粘接 阻热 | ||
1.防融沉路基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外壁粘接有胶水(2),且底座(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外隔离板(3),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位于外隔离板(3)的一侧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中间挡板(4),且底座(1)的顶部外壁位于中间挡板(4)远离外隔离板(3)的一侧位置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内隔离板(5),所述内隔离板(5)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内接触孔(8),且中间挡板(4)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中间通孔(7),外隔离板(3)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外接触孔(6),所述底座(1)和两个内隔离板(5)构成空腔,且空腔的底部内壁从下往上依次填充有填充土壤(9)、玻纤格栅(10)、碎石子(11)、钢渣(12)和填充混凝土(13),所述填充混凝土(13)的顶部外壁粘接有纳米气囊反射层(14),且纳米气囊反射层(14)的顶部外壁通过混凝土浇筑有顶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融沉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隔离板(3)、中间挡板(4)和内隔离板(5)的底端外壁均与底座(1)的顶部外壁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且外隔离板(3)、中间挡板(4)和内隔离板(5)的顶端外壁均与纳米气囊反射层(14)的底部外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融沉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隔离板(3)的距离大于两个内隔离板(5)的距离,中间挡板(4)的两侧外壁与外隔离板(3)和内隔离板(5)的一侧外壁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融沉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触孔(6)、中间通孔(7)和内接触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外接触孔(6)、中间通孔(7)和内接触孔(8)的内径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融沉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5)的水平截面大小与纳米气囊反射层(14)的水平截面大小相等,且顶板(15)的水平横截面大小与底座(1)的水平横截面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融沉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土壤(9)、玻纤格栅(10)、碎石子(11)、钢渣(12)和填充混凝土(13)与内隔离板(5)远离中间挡板(4)的一侧外壁相紧密接触,且填充土壤(9)、玻纤格栅(10)、碎石子(11)、钢渣(12)和填充混凝土(13)之间相邻的两个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未经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