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融沉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5572.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民;叶胜蓝;石繁;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地址: | 33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壁 外隔离板 中间挡板 路基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底座顶部 路基结构 内隔离板 位置通过 胶水 渗水 通风 填充物 底部外壁 顶部安装 顶部外壁 隔热效果 螺栓固定 内部空腔 使用寿命 中间通孔 承重力 反射层 接触孔 气囊 通孔 粘接 阻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融沉路基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粘接有胶水,且底座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外隔离板,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位于外隔离板的一侧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中间挡板,且底座的顶部外壁位于中间挡板远离外隔离板的一侧位置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内隔离板,所述内隔离板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内接触孔,且中间挡板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中间通孔。本实用新型用胶水防止地底渗水,内部空腔设置填充物,增强路基的承重力,顶部安装纳米气囊反射层,隔热效果良好,两侧通孔的设置,使路基可以通风,防止路基升温融沉,此设计可防止渗水,阻热通风,有效提高使用寿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融沉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因此道路工程施工以及全球变暖都会引起冻土的升温,给路基带来融沉的危险,严重危害道路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融沉路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防融沉路基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粘接有胶水,且底座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外隔离板,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位于外隔离板的一侧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中间挡板,且底座的顶部外壁位于中间挡板远离外隔离板的一侧位置通过混凝土浇筑有内隔离板,所述内隔离板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内接触孔,且中间挡板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中间通孔,外隔离板的一侧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外接触孔,所述底座和两个内隔离板构成空腔,且空腔的底部内壁从下往上依次填充有填充土壤、玻纤格栅、碎石子、钢渣和填充混凝土,所述填充混凝土的顶部外壁粘接有纳米气囊反射层,且纳米气囊反射层的顶部外壁通过混凝土浇筑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外隔离板、中间挡板和内隔离板的底端外壁均与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且外隔离板、中间挡板和内隔离板的顶端外壁均与纳米气囊反射层的底部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两个所述外隔离板的距离大于两个内隔离板的距离,中间挡板的两侧外壁与外隔离板和内隔离板的一侧外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接触孔、中间通孔和内接触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外接触孔、中间通孔和内接触孔的内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水平截面大小与纳米气囊反射层的水平截面大小相等,且顶板的水平横截面大小与底座的水平横截面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填充土壤、玻纤格栅、碎石子、钢渣和填充混凝土与内隔离板远离中间挡板的一侧外壁相紧密接触,且填充土壤、玻纤格栅、碎石子、钢渣和填充混凝土之间相邻的两个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防融沉路基结构,通过胶水的设置,使防止地底渗水进入路基、腐蚀路基,从而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2.防融沉路基结构,通过通气夹缝和纳米气囊反射层的设置,使路基隔热通风,冬季冷风灌入降低温度,夏季限制热量的吸收,防止冻土路基破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融沉路基结构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融沉路基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未经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