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码头接岸趸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3086.4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泽渊;毛世红;王宏;司仁;杨增理;吴绪国;向国忠;冯天安;牟斌;谭椿于;邵晓波;吴卫杰;赵健;熊辉;胡应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万州航道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B63B35/34 | 分类号: | B63B35/34;B63B2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支路 液压伸缩缸 趸船船体 跳板 可转动 本实用新型 控制油路 趸船 油箱 码头 电源限制 地连接 电动泵 端位置 开关阀 手动泵 下表面 并联 进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头接岸趸船,包括趸船船体,趸船船体一侧设置有跳板,跳板接船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趸船船体上,还包括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一端可转动地安装连接在跳板接船端下方的趸船船体上,液压伸缩缸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连接在跳板靠近接船端位置下表面,液压伸缩缸的控制油路中设置有电动进油支路连接到油箱进油,电动进油支路中设置有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控制油路中还设置有和电动进油支路并联的手动进油支路连接到油箱,所述手动进油支路中设置有手动泵和开关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够不受电源限制,更好地实现收搭跳板,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接岸趸船。
背景技术
趸船,为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非自航船船,通常固定在岸边,作为船泊停靠的“浮码头”,以供船舶停靠,上下旅客,装卸货物。长江上游由于天然条件影响,各船舶码头接岸设施简陋,船员主要通过趸船接岸靠铝合金跳板上下岸。收跳和搭跳则完全靠人力,由于跳板比较重,码头地形复杂,因此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方便趸船收跳和搭跳,申请人曾设计了一种采用液压控制的趸船跳板结构,即将跳板一端和趸船铰接,然后再采用液压伸缩缸控制跳板转动实现收跳和搭跳。现有专利ZL201420196747.4也公开了这种采用液压控制的船用液压跳板结构。
但这种现有的液压控制跳板,液压缸的控制油路中均是采用电动油泵驱动,而趸船由于自身所处环境状况限制,常常会无法连接电源,导致无法正常收搭跳板,为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不受电源限制,更好地实现收搭跳板,使用方便的码头接岸趸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码头接岸趸船,包括趸船船体,趸船船体一侧设置有跳板,跳板接船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趸船船体上,还包括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一端可转动地安装连接在跳板接船端下方的趸船船体上,液压伸缩缸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连接在跳板靠近接船端位置下表面,液压伸缩缸的控制油路中设置有电动进油支路连接到油箱进油,电动进油支路中设置有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控制油路中还设置有和电动进油支路并联的手动进油支路连接到油箱,所述手动进油支路中设置有手动泵和开关阀。
这样,当趸船能够连接电源时,可以方便采用电动泵控制液压伸缩缸伸缩,进而实现跳板的收搭控制。当没有电源时,也可以依靠手动泵控制实现液压伸缩缸伸缩,进而实现跳板的收搭控制,使其使用不受电源限制,提高应用范围。
作为优化,所述控制油路中还设置有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的两个油缸接口分别通过油缸支路连接到液压伸缩缸的进油接口和出油接口,两个油缸支路上各设置有一个控制端相互连通的液控单向阀(使其一个进油时另一个能够同时打开回油,提高安全性),以及一个单向节流阀(使其单向进油回油节流,提高稳定性),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油口分别连接到并联的手动进油支路和电动进油支路,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回油口通过回油支路连接到油箱,还包括一个溢流阀,溢流阀进油口的进油口和三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油口相连,溢流阀的出油口连接到油箱。
上述控制油路结构,可以实现液压伸缩缸到任意伸缩位置的稳定控制,进而实现跳板收搭的变幅控制,而且具有控制方便稳定可靠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跳板中部为镂空钢板结构,跳板前端具有一截实心钢板。
这样,中部为镂空钢板,可以方便沥水,且降低耗材和自重,有利于液压伸缩缸托举。前端具有一截实心钢板,可以方便搭接到岸边,提高搭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跳板两侧具有向上的护板。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侧边滑落。
作为优化,所述跳板前端下表面还安装设置有弹性减震构件。这样,可以方便更好地实现跳板前端和岸边的搭接,提高搭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万州航道管理处,未经长江万州航道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3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海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