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5269.X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海;吴志勇;张福丽;于吉龙;李庆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2 | 分类号: | F16H57/022;F16H57/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环 轴承盖 锁片 驱动桥差速器 锁止结构 锁片锁 螺纹孔 齿槽 固定连接轴承 螺栓穿过轴承 本实用新型 齿槽配合 向下延伸 左右两侧 螺栓 转角 插配 立面 下端 限位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盖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轴承盖螺栓,轴承盖中部的立面开有两个轴承盖螺纹孔,轴承盖盖在调整环上方,“n”型锁片布置在轴承盖上,“n”型锁片通过两个锁片螺栓穿过轴承盖上的轴承盖螺纹孔与轴承盖固定连接,“n”型锁片下端有两个向下延伸的锁片锁舌,“n”型锁片通过锁片锁舌与调整环上的调整环齿槽配合,从而对调整环限位。其能解决现有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中调整环齿槽尺寸大、数量少,“T”型锁片锁舌与调整环齿槽插配调整过程中所需转角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属于汽车驱动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的锁止是通过锁片锁舌插入调整环齿槽来实现的。当通过旋转调整环将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力调整好后,锁片锁舌与调整环齿槽存在不能恰好插配的情况,需要继续拧紧调整环对其进行插配调整,使锁片锁舌和调整环齿槽能够恰好插配,为了避免调整环插配调整过程对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力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调整环在插配调整过程中转过的角度越小越好。现有的锁止结构中锁片为“T”型,只有一个锁舌,为保证锁止效果,“T”型锁片锁舌的宽度较大,调整环上与“T”型锁片锁舌配合的齿槽较宽,数量较少,导致调整环在插配调整时转过角度较大,对已调整好的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力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现有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其能解决现有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中调整环齿槽尺寸大、数量少,“T”型锁片锁舌与调整环齿槽插配调整过程中所需转角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由轴承盖螺栓、轴承盖、锁片螺栓、“n”型锁片、调整环、轴承盖螺纹孔、调整环齿槽、锁片锁舌组成,其特征在于:轴承盖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轴承盖螺栓,轴承盖中部的立面开有两个轴承盖螺纹孔,轴承盖盖在调整环上方,“n”型锁片布置在轴承盖上,“n”型锁片通过两个锁片螺栓穿过轴承盖上的轴承盖螺纹孔与轴承盖固定连接,“n”型锁片下端有两个向下延伸的锁片锁舌,“n”型锁片通过锁片锁舌与调整环上的调整环齿槽配合,从而对调整环限位。
所述的“n”型锁片上的两个锁片锁舌的中心线呈360/X °的夹角,X为调整环的齿槽数,并相交于调整环中心,锁片锁舌两侧设有与调整环外缘同心的圆弧段,该圆弧段与调整环外缘有0.5mm~1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通过减小调整环齿槽宽度、增加调整环齿槽数量、增加锁片锁舌数量,在保证锁止效果的前提下,减小调整环在插配调整时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小调整环插配调整过程对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力的影响,保证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力的调整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盖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n”型锁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现有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和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一种改进的驱动桥差速器调整环锁止结构,由轴承盖螺栓1、轴承盖2、锁片螺栓3、“n”型锁片4、调整环5、轴承盖螺纹孔6、调整环齿槽7、锁片锁舌8组成,其特征在于:轴承盖2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轴承盖螺栓1,轴承盖2中部的立面开有两个轴承盖螺纹孔6,轴承盖2盖在调整环5上方,“n”型锁片4布置在轴承盖2上,“n”型锁片4通过两个锁片螺栓3穿过轴承盖2上的轴承盖螺纹孔6与轴承盖2固定连接,“n”型锁片4下端有两个向下延伸的锁片锁舌8,“n”型锁片4通过锁片锁舌8与调整环5上的调整环齿槽7配合,从而对调整环5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5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