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逃生装置及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4818.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英;王汉丹;司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梯 逃生 客车 逃生装置 车体 本实用新型 车窗位置 二次伤害 转动轴线 延伸 侧围 铰接 竖直 打碎 车窗 推开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逃生装置及客车。客车包括车体,车体侧围上在对应车窗位置处沿竖直方向的转动轴线铰接有逃生梯。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玻璃打碎后逃生人员只需将逃生梯向窗外推开,逃生梯便能垂落并延伸至地面附近,操作方便,为逃生人员赢得了更多的逃生时间,延伸至地面附近的逃生梯避免了逃生过程中因车窗距离地面太高而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逃生装置及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具有载客量大的特点,由于客车内部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将车内人员快速撤离至车体外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客车实现逃生有很多种方式,对于密封式车窗,大多采用设置车窗应急锤或其他破窗设备,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敲碎车窗玻璃帮助车内人员从窗口逃生;也有一些客车使用外推式逃生窗,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将逃生窗向外推开即可从窗口逃生。但目前的客车整体较高,车体侧围上的逃生窗窗口下沿距离地面约有2米高,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车内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地面跳下,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为避免逃生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授权公告号为CN 205668537 U,授权公告日为2016.11.0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逃生梯,该逃生梯设在车体顶部的安全出口处,包括梯架和可伸缩的梯框,梯框包括固定部和用于延长且能够收起的延展部,梯架与车体顶部连接,梯框与梯架铰接;使用逃生梯时,逃生人员爬到车体顶部,然后将与梯架铰接的梯框旋转至一定角度,将可伸缩的梯框逐层展开,形成延伸至地面附近的逃生梯,在不使用时将梯框收起来。
上述专利中涉及的逃生梯解决了逃生窗窗口距离地面较高,逃生人员直接跳下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但缺点是在使用时逃生人员需要先爬到车体顶部,然后手动将多层梯框逐层展开,由于车体较高,爬到车体顶部很不方便,而且将梯框逐层展开的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逃生人员较多且都比较慌张着急,不一定能够顺利爬到车体顶部,而相互挤压推拉的过程中可能不允许有足够的时间去将逃生梯的每层梯框逐一展开,这样并不能起到预期的避免二次伤害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客车逃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这种逃生装置的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逃生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客车逃生装置包括逃生梯,所述逃生梯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用于与车体侧围铰接的铰接结构,铰接结构的铰接轴线在竖向方向延伸。有益效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玻璃打碎后逃生人员只需将逃生梯向窗外推开,逃生梯便能垂落并延伸至地面附近,操作方便,为逃生人员赢得了更多的逃生时间,延伸至地面附近的逃生梯避免了逃生过程中因车窗距离地面太高而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逃生梯包括基架和与基架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套装的爬梯,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基架上。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爬梯包括下垂梯以及铰接在下垂梯下端的翻转梯。有益效果:翻转梯可相对下垂梯发生转动,当逃生梯未使用时翻转梯叠起,节省空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翻转梯翻转落下,连接在下垂梯下部并向地面方向延伸,以供逃生使用。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基架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U形框架以及连接在U形框架两个平行边之间的爬梯穿装板,所述下垂梯与爬梯穿装板滑动套装。有益效果:下垂梯能够在爬梯穿装板内上下滑动,当逃生梯未使用时,下垂梯安装在U形框架内,节省空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下垂梯能够从爬梯穿装板中滑落,以供逃生使用。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铰接结构为设置在U形框架的其中一个平行边上的转套。
技术发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爬梯穿装板设置在U形框架下端,U形框架上在爬梯穿装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挡止翻转梯的挡板。有益效果:当逃生梯未使用时,挡板挡着翻转梯,防止翻转梯掉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4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防眩光汽车电子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侧踏杠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