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5991.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接信;王昭;王馨萍;宋运动;唐亮亮;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36 | 分类号: | E04H6/36;E04H6/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车架 底盘机构 存取 自动对中机构 自动对中式 行走机构 并列连接 车辆车轮 目标车位 滑动式 车位 轮距 机器人 行驶 移动 配合 保证 安全 | ||
1.一种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机构(1)、行走机构(2)、自动对中机构(3)和托车架机构(4),所述行走机构(2)设置在底盘机构(1)上,所述的托车架机构(4)为沿底盘机构(1)长度方向与底盘机构(1)并列间隔设置的两个,通过自动对中机构(3)保证行驶在两个托车架机构(4)上的车辆车轮轮距与托车架机构(4)的跨度相同;
所述的自动对中机构(3)包括第一对中限位板(31)、第一对中齿条(32)、对中齿轮(33)、第二对中齿条(34)和第二对中限位板(35),第一对中齿条(32)和第二对中齿条(34)分别与对中齿轮(33)沿相反的切线方向啮合,第一对中齿条(32)与所述托车架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对中齿条(34)与所述托车架机构(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齿轮齿条的运动带动托车架机构(4)沿第一对中限位板(31)和第二对中限位板(35)形成的限位空间进行两侧托车架机构(4)跨度的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2)至少有两个,所述的自动对中机构(3)至少有一个,且行走机构(2)和自动对中机构(3)间隔并列设置在所述底盘机构(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2)有三个,所述的自动对中机构(3)有两个,按照行走机构(2)、自动对中机构(3)的顺序依次沿底盘机构(1)排设。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车架机构(4)包括缓冲托板(41)和传送带(42),所述的缓冲托板(41)为端部带有缓冲坡的板体,在板体的非缓冲段设置传送带(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车架机构(4)还包括侧向限位板(43)和引导板(44),侧向限位板(43)沿所述缓冲托板(41)的长度边缘设置,引导板(44)沿所述缓冲托板(41)的带有坡度的端部过渡所述侧向限位板(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限位板(43)相对于所述缓冲托板(41)板面的向外倾斜角度为20~30°;所述引导板(44)与所述侧向限位板(43)的向外扩角度为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2)包括麦克纳姆轮(21)、电机(22)和支架(23),支架(23)设置在所述底盘机构(1)上,电机(22)埋设在所述支架(23)中,支架(23)两端设置麦克纳姆轮(21)。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机构(1)包括底盘(11),在所述底盘(11)上排设第一托撑板(13)和第二托撑板(15),第一托撑板(13)和第二托撑板(15)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对中机构(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中式存取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机构(1)还包括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4),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4)分别沿所述第一托撑板(13)和第二托撑板(15)延伸,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4)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托车架机构(4)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59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库子母车位的移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车库用电气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