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8210.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培银;赵宇;叶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圆管 微气泡发生装置 废气 微气泡 主辅机 本实用新型 减阻装置 排气孔 运送 内管 外管 增温 机舱 舱室 加热时长 设计阶段 有效容积 连接管 加装 减小 排出 加热 连通 预留 船舶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包括位于机舱内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和主辅机,微气泡发生装置和主辅机产生的气泡和废气通过同心圆管运送,在同心圆管内管中运送气泡,在同心圆管外管中运送废气,在船底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孔与同心圆管内管连通的连接管连接,同心圆管外管中的废气排出船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微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在机舱内,一来可以将主辅机产生的废气立即对微气泡加热,提高加热时长;二来不用刻意在设计阶段预留舱室安装微气泡发生装置,避免因加装设备而减小船舶营利部分的有效容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属于船舶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风机向船底输入压缩空气,由于水流的作用,实现在断级后面形成气泡,从而实现船舶空气润滑减阻。此外,对微气泡增温,对微气泡随水流流过的水增温,降低这部分水的摩擦阻力系数,实现船舶增温减阻。现有的船舶中只有气泡减阻,而没有对气泡进行增温减阻。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利用废弃对气泡进行预热,达到联合减阻效果,提高减阻效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包括位于机舱内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和主辅机,微气泡发生装置和主辅机产生的气泡和废气通过同心圆管运送,在同心圆管内管中运送气泡,在同心圆管外管中运送废气,在船底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孔与同心圆管内管连通的连接管连接,同心圆管外管中的废气排出船外。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处焊接有加强板件。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设置在船长方向距船首船长和船长处。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处设置有防回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微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在机舱内,一来可以将主辅机产生的废气立即对微气泡加热,提高加热时长;二来不用刻意在设计阶段预留舱室安装微气泡发生装置,避免因加装设备而减小船舶营利部分的有效容积。加热装置部分,利用同心圆管道进行输送气体,外管道输送废气,内管道输送微气泡,一方面可以对微气泡充分加热,减少热量的散失;另一方面可以将气体分隔进行加热,排出时不再需要进行分离。加热装置布置在双层底船的内底板和外底板之间,距外底板内表面30cm;单底船布置在离外底板内表面30cm。如此布置的特点是,一方面不会减小船舶营利部分有效容积;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船舶重心,提高船舶稳性。排气孔处加装有防水回流装置,在船舶停港、出故障抛锚停泊等时候,利用防水回流装置将排气孔堵上,防止船体外的水通过排气孔回流进入船内。排气孔沿船宽分布方向垂直于船长方向,有利于微气泡均匀作用在船体外边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和增温联合减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微气泡减阻的技术基础上结合增温,达到联合减阻效果,提高减阻效率。
2.利用主辅机产生的废气对微气泡进行隔板加热,充分利用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废气和微气泡没有混合加热,而是采用同心圆管隔板加热,两种气体排出船体之前,将微气泡输送管道分离出废气输送管道,废气排出到大气当中,微气泡通过出气装置排到船体外底板的水中,避免了废气与微气泡一同排出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4.同心圆隔板加热将废气从外管道输送,微气泡从内管道输送。一来可以增到对微气泡的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二来可以减少微气泡在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5.微气泡出气装置在船体外底板的排气孔位置上,加装焊接有加强板件,以提高该处因开设排气孔而使外板强度降低的结构强度。
6.在沿船长方向距船首船长和船长处设置微气泡排气孔,距船首船长处的排气孔排出的微气泡作用在排气孔沿船尾方向至船长处的排气孔部分的船体;距船首船长处的排气孔排出的微气泡作用在排气孔沿船尾方向之后的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8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径太阳轮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方便生产加工制造的实验船体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