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022.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强;包向前;孟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G05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转向装置 电池板框架 随动装置 随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整体式结构 便于运输 单元组装 地形地势 发电效率 机械传动 机械寿命 矩形框架 通用性强 依次连接 组装方式 面积和 组装 灵活 覆盖 | ||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随动装置包括沿东西南北方向依次连接的随动单元,随动单元包括电池板框架、南北转向装置和东西转向装置;电池板框架为矩形框架,南北转向装置和东西转向装置设置在电池板框架下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随动单元组装而成,便于运输,组装简单快速,减少了整体式结构内部的机械传动从而减少损坏,大大提高机械寿命。(2)本实用新型能前后左右的运动,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发电效率。(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地形地势选择不同覆盖面积和组装方式,十分灵活,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支架为普通支架或者二轴跟踪支架;采用普通支架,光伏电池板的角度不能调节;而现有的二轴跟踪支架因承重太大,不能安装在普通厂房房顶或商业房顶上。另外,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不具备现场快速安装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以解决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安装不方便、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沿东西南北方向依次连接的随动单元,所述随动单元包括电池板框架、南北转向装置和东西转向装置;所述电池板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南北转向装置和东西转向装置设置在电池板框架下面;
所述东西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板框架上的东西转轴和东西升降件;所述东西转轴连接着东西升降件,东西升降件带动东西转轴转向,带动电池板框架做东西方向的转向;
所述南北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板框架上的南北转轴和南北升降件;所述南北转轴垂直于东西转轴,所述南北转轴连接着南北升降件,南北升降件带动南北转轴转向,带动电池板框架做南北方向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随动装置,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电池板框架上,能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作东西、南北方向的旋转运动,旋转的角度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确定,使电池板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从而使阳光直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根据实际测算,提高发电量至少30%以上。此外,可以在该系统安装各种传感器,如光线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可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如在台风天气,太阳能电池板自动放平,避免受到台风的伤害;在阴天不具备太阳能发电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也自动放平,避免驱动能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南北转向装置还包括南北转向框架;所述南北转向框架包括东西转轴和U形杆,所述东西转轴位于南北转向框架的中轴线上,在南北转向框架的中轴线两端各固定有轴承座,东西转轴安装在轴承座中;所述U形杆连接在东西转轴的底部,南北转轴连接在U形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南北升降件包括南北牵引轴和南北牵引钢丝绳,南北牵引钢丝绳反向缠绕在南北牵引轴的两端,南北牵引钢丝绳的顶部连接在U形杆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南北升降件连接着南北驱动装置;南北驱动装置带动南北升降件做升降运动;所述南北驱动装置包括南北牵引电机,所述南北牵引电机轴连接着南北牵引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1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