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0332.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张岩岭;程超;钱超;陶睿鹏;戴维;王琪;于振中;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B25J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机构 连接板 外骨骼机器人 后腰 腰板 腰部 本实用新型 调整装置 转动连接 连接端 康复机器人 结构刚度 两组 对称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涉及康复机器人领域,包括后腰板、第一伸缩机构、连接板、第二伸缩机构和侧腰板;所述后腰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第一伸缩机构、连接板、第二伸缩机构和侧腰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连接在所述后腰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至少有一个连接端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和侧腰板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至少有一个连接端采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可以调节外骨骼机器人腰部的宽度、厚度和连接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助老助残及医疗康复领域,一般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并在腰部完成两侧髋关节的连接,使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整体具备一定的刚性。在保证连接的前提下,腰部连接装置还需要连接尺寸可调,以应对不同的体态。现有的可调腰部连接形式包括柔带连接和多排孔连接。柔带连接可以调整腰部的角度、宽度和厚度,但装置的刚度被严重削弱;多排孔连接常用于长度分级调节,难以实现连续调节和角度调节,且由于多排孔的开设,零件尺寸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结构刚度且可以调节外骨骼机器人腰部的宽度、厚度和连接角度的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包括后腰板(1)、第一伸缩机构(2)、连接板(4)、第二伸缩机构(7)和侧腰板(9);所述后腰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第一伸缩机构(2)、连接板(4)、第二伸缩机构(7)和侧腰板(9);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连接在所述后腰板(1)和连接板(4)之间,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至少有一个连接端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7)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和侧腰板(9)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机构(7)至少有一个连接端采用转动连接。整体结构为刚性件之间的刚性连接,保证了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刚度;通过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以及其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调节外骨骼机器人腰部的宽度、厚度和连接角度。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机构(2)包括两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后腰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7)包括两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侧腰板(9)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上固定有分别对应各第一调节杆和各第二调节杆的套筒(5),各第一调节杆和各第二调节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套筒(5)内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通过选择对每组第一伸缩机构两根调节杆同时调节或分别调节的不同调节方式,可以选择调节外骨骼机器人腰部的宽度、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或者二者同时调节;通过选择对每组第二伸缩机构两根调节杆同时调节或分别调节的不同调节方式,可以选择调节外骨骼机器人腰部的厚度、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或者二者同时调节;伸缩机构采用调节杆,减少了板材的使用,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5)上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有顶丝(6)。通过顶丝固定第一调节杆和各第二调节杆。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采用螺杆。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第一调节杆和各第二调节杆上均设有两个锁紧螺母(10),两个锁紧螺母(10)分别位于所述套筒(5)的两侧。通过锁紧螺母限位、固定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第一调节杆和各第二调节杆穿出所述套筒(5)的一端均连接有盖型螺母(3)。通过盖型螺母对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端部裸露的螺纹加以安全保护。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通过关节轴承(8)与所述后腰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通过关节轴承(8)与所述侧腰板(9)转动连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0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