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以及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4405.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7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薛现稳;李圣涛;鲍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C1/26;B60K20/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开国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凸台 板体 密封垫板 汽车换挡 软轴 换挡软轴 密封结构 车身 密封性能要求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密封唇边 密封性能 三重密封 在线装配 工程化 配合处 上表面 穿孔 外周 整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以及密封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高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的密封性能的问题。本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包括板体和位于板体上的穿孔,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凸台一和呈环状的密封凸台二,所述密封凸台二位于密封凸台一的外侧,所述板体的外周侧还具有呈环状的密封唇边。通过本设计,能够在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处形成三重密封,达到了整车密封性能要求;并且,本设计易于工程化实现,基本无成本增加,易在线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以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开发过程中对于NVH要求已达到苛求的程度,车身前围板的漏声分贝值更是达成整车NVH要求的最基本的保证条件。而换档软轴要实现将驾驶者的操作意图传递至动力总成的功能,就必须穿过前围板,因此换档软轴与车身前围板的密封要求相当严格。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外部的泥沙、污水、灰尘等污染物进入驾驶室内部,隔绝或减弱发动机及驾驶室外部噪声进入驾驶室内部,为驾驶员营造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避免软轴与驾驶室地板金属件摩擦破坏软轴保护套,选换档软轴在穿过驾驶室时,软轴与驾驶室地板孔需要通过胶垫密封。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胶垫密封普遍存在密封面、密封位置单一的问题,导致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处的密封性能不够理想,隔音效果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以及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的密封性能。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包括板体和位于板体上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凸台一和呈环状的密封凸台二,所述密封凸台二位于密封凸台一的外侧,所述板体的外周侧还具有呈环状的密封唇边。
本密封垫板用于汽车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处的密封,具体来说,本密封垫板通过在板体上设计密封凸台一,密封凸台一能与车身钣金上的车身孔紧配合并形成第一重密封;通过设计密封凸台二,密封凸台二的端面能够贴靠在车身钣金表面上形成第二重密封;通过设计密封唇边,密封唇边能够与吸音海绵之间形成第三重密封,也就是说,通过本密封垫板能够汽车换挡软轴与车身配合处形成三重密封,从而大大提高了此处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中,所述密封凸台一的外周面为密封斜面。通过以上设计,能够增大密封面积,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中,所述密封唇边的高度低于板体上表面的高度,所述密封唇边与板体的外周侧面之间形成有凹槽。通过以上设计,使得吸音海绵能够嵌在板体周围,并在板体周围形成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中,所述板体上还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孔口处的板体上表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密封凸台三,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密封凸台三内,所述密封凸台三的端面与密封凸台二的端面平齐。通过以上密封凸台三设计,密封凸台三的端面能够抵靠在车身钣金表面上并在上述安装孔处形成密封,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换挡软轴的密封垫板中,所述板体上还具有套管部,所述穿孔位于套管部内,所述套管部位于密封凸台一内且一端由板体的上表面向外倾斜延伸,另一端由板体的下表面向外倾斜延伸。通过以上套管部的设计,有利于换挡软轴与密封垫板之间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4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