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耐腐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0050.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7/06;F04D29/0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减压盖 金属骨架 密封面 耐磨 耐腐 本实用新型 副叶轮 后泵体 前泵体 叶轮 环状密封垫 介质接触 后外壳 密封垫 密封端 内轮廓 前外壳 外轮廓 吸入口 暴露 空腔 密封 容纳 外围 | ||
1.一种耐磨耐腐泵,包括叶轮(110)、主轴(102)和相互扣合的前泵体与后泵体,前泵体包括吸入口、前外壳(109)和前内衬(108),后泵体包括后外壳(106)和后内衬(107),后内衬(107)的外侧设有副叶轮(104)和减压盖(103),减压盖(103)的密封端设有环状密封垫(111)并朝向后内衬(107),后内衬(107)上设有金属骨架(105),金属骨架(105)包括朝向减压盖(103)的暴露部(1054),其特征在于,后内衬(107)包括朝向减压盖(103)的密封面(1071),密封面(1071)与扣合在其上的减压盖(103)共同形成容纳副叶轮(104)的空腔,暴露部(1054)位于密封面(1071)外围,密封面(107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或等于密封垫(111)的内轮廓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1071)为环状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部(1054)上设有与所述主轴(102)相垂直的基准平面(1051),该基准平面(1051)位于密封面(1071)外围,两者相邻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105)包括被所述后内衬(107)包覆的隐没部(1052),所述隐没部(1052)从所述暴露部(1054)的内轮廓边缘向金属骨架(105)的中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隐没部(1052)为与所述密封面(1071)平行的环状结构,隐没部(1052)上设置有多个通道(1053),所述通道(1053)的延伸方向与密封面(1071)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111)为截面呈圆形的O型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111)朝向所述减压盖(103)密封端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减压盖(103)的密封端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盖(103)采用金属材质,减压盖(103)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复合耐磨层(10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叶轮(104)上设置有骨架(1042),所述骨架(1042)表面覆盖有第二复合耐磨层(10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00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