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汽车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7229.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伟;王坚敏;朱孙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春晓 |
地址: | 3151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磁路结构 动簧片 动簧引出片 小型汽车继电器 生产效率 静簧片 动簧 花键 轭铁 继电器 加工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 汽车继电器 产品寿命 产品性能 底座连接 焊接连接 铆合连接 一端设置 次品率 静触点 外壳套 触点 花孔 铆合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汽车继电器,包括有底座、磁路结构、动簧结构以及外壳,磁路结构设置于底座的第二侧,外壳套设于磁路结构上,并与底座连接,动簧结构包括有动簧引出片和动簧片,磁路结构包括有轭铁;动簧引出片上设有花键,动簧片上设有与花键相对应的花孔,动簧引出片一端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其另一端与动簧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动簧片和轭铁通过铆合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有静簧片和静触点;静簧片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并穿过底座与静触点铆合在一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继电器的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增强产品性能;同时,能够降低继电器的加工工艺要求,提高产品寿命、生产效率以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汽车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中的小型继电器主要用于汽车燃油泵、大灯、喇叭和A/C压缩离合器等启动电流较大的场合;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型汽车继电器的生产已经变得规模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模式,而小型汽车继电器如何提高在生产中对成本的控制和节约,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了企业提高利润的途径。在生产中,小型汽车继电器中的装配工序中包括:
第一、动簧片与动簧引出片采用焊接,焊接时因定位不易常出现动簧片错位的情况,因而生产效率较低,次品率高的问题;
第二、铁芯通常加工成扁平圆柱状,此类扁平圆柱铁芯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出现磁吸力不足从而动作延迟甚至无法实现继电器通断的情况,从而降低产品寿命;
第三、静簧片与静触点的装配工序为在静簧片在钻一圆孔,将静触点与静簧片铆合在一起;此将静簧片与静触点直接铆合而成的小型汽车继电器在使用中,其铆合处因强度不够出现脱离的情况,从而降低产品寿命;
第四、将引线脚安装于底座连接,然后将电阻抵触在引线插脚上并与引线插脚焊接固定。此将电阻焊接于引线插脚上装配而成的小型汽车继电器在使用中,其焊接在引线插脚上的电阻容易出现从引线插脚上脱离的情况,从而降低产品寿命;另外,该流程中焊接过程需要使用到锡焊等材料,则需要较高的成本。
基于上述汽车继电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小型汽车继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继电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汽车继电器,包括有底座、磁路结构、动簧结构以及外壳;磁路结构设置于底座的第二侧;外壳套设于磁路结构上,并与底座连接;动簧结构包括有动簧引出片和动簧片;磁路结构包括有轭铁;动簧引出片上设有花键,动簧片上设有与花键相对应的花孔;动簧引出片一端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其另一端与动簧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动簧片和轭铁通过铆合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有静簧片和静触点;静簧片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并穿过底座与静触点铆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动簧结构还包括单动触点和衔铁;动簧片和单动触点以及衔铁铆合在一起,再与动簧引出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磁路结构还包括有骨架、线圈以及铁芯;骨架固定设置于底座的第二侧,线圈固定设置于骨架上;轭铁设置于骨架外侧,并设有通孔;骨架两端设有铁芯孔,铁芯设置于线圈内,铁芯的头部穿过铁芯孔和通孔设置于轭铁外。
进一步地,铁芯的头部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磁路结构还包括引线脚;引线脚一端与骨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引线脚与线圈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磁路结构还包括电阻;引线脚包括第一引线脚和第二引线脚;第一引线脚和第二引线脚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电阻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引线脚和第二引线脚上。
进一步地,第一引线脚和所述第二引线脚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电阻通过电阻脚卡设置于所述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7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